• 16阅读
  • 0回复

“天堂之门”浅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8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社会广角

  “天堂之门”浅议
李学江
复活节前,在美国加州圣迭戈郊区一处豪华住宅内,“天堂之门”教的教主及其追随者共计39人集体服毒自杀。他们在留给世人的录相中说,他们是自愿地抛弃了肉体这个容器,乘坐着随海尔·波普彗星而来的飞碟,到上帝的王国里过高于人类的生活去了。这件事令人震惊,令人困惑。他们从26岁到72岁不等,并非天真轻信的少年,为何要抛弃家庭,甘从邪教呢?整个世界都在发问。然而,上苍无语,谁也无法作出明确的解答。不过循其蛛丝马迹,可以捋出些许线索来。
有人说,这件事发生在教育和科学发达的美国尤其令人不解。其实,这种事如果不发生在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那才怪呢。人们大概还记得,1993年在得克萨斯州发生大卫教派惨剧,死了80人;1994年几乎同时在瑞士、法国和加拿大发生太阳圣殿教徒集体自戕事件;而仅仅在前一周,加拿大就又发生了一起太阳圣殿教徒全家5人自杀的悲剧。据报道,“天堂之门”教派萌发于70年代。那时的美国对外是越战刚刚结束,创伤仍在流血,人们感到迷惘;国内是水门事件,人们感到失望。美苏核竞赛剑拔弩张,似乎世界的末日即将来临。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名目繁多的邪教丛生。据统计,仅美国各种教派就数以千计,信徒百万。1978年,在圭亚那发生人民圣殿教自杀事件,其中大多数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人。
当前在西方,虽然物质财富极其丰富,但失业率居高不下,种族冲突不断,恐怖爆炸迭发,毒品泛滥,家庭离异……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再发达也填补不了精神的空虚和迷惘。这就给了邪教以可乘之机。“天堂之门”是利用互联网络招揽信徒,捕捉这些梦游似的孤独灵魂的。在他们的电子广告中有这样的话:在找工作吗?请到我们这里来。
这39人中的很多人是生活中的失意者。那位45岁的护士朱丽叶本是在寄养家庭中长大,后来好友和父亲相继死亡,她失去了精神支柱。此时,她不巧遇到教主,便作了他的保健护士。而那位年仅27岁的米德小姐和高才生里克特女士,也都是因失去男友和爱人而心灰意冷。后者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这个文明社会变成了什么样子,真让我失望。”还有一位在遗书中说:“我来到人世已31年,但这个世界没有为我提供过什么。”无疑,这些人之所以走入歧途,是因为他们对这个社会感到极度的失望和绝望。用一位研究者的话说,这个社会,除了竞争,就是犯罪,社会压力日增,却没有人帮你,一切都靠你自己,这让那些较脆弱者感到,此地没了温暖,已无可留恋。而那位教主则投来了“希望”的诱饵:“到我们这里来,你会找到新的、永恒的生活。”有什么比在绝望中看到希望的曙光更具诱惑力呢?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他们之中不乏事业有成者,有的是音乐家、艺术家、电脑专家、公司经理和电视播音员。他们又何苦呢?这多要归因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脑子里灌满了诸如耶稣再生、世界末日之类的观念。据调查,在美国,有93%的人相信上帝,53%的人相信耶稣将再次降临。这就很容易被邪教利用。
多年来,不少荒诞不经的电影充斥美国影院。美国人看得最多的是《星空奇遇记》、《X档案》、《星球大战》,头脑中充满了关于彼岸世界的幻觉。自杀者中有一人就是《星空奇遇记》中女主角的弟弟。另一位自杀者写道:“我们看过好多遍《星空奇遇记》和《星球大战》,这对我们是一种实际训练,现在是我们将所学付诸实践的时候了。”因为教主利用社会传言,告诉他们说伴随海尔·波普彗星而来的飞碟将接他们离去。
要求信徒盲从盲信,是所有宗教尤其是邪教的共同手段。所有信徒几乎都长年不与家人见面,也很少和外界接触。他们之间定期更换伙伴,使彼此不致相熟。这就使他们囿于自己的幻觉和迷误之中而难以自拔。就在我研读这些资料时,恰巧有两位从美国远道而来的青年人登门前来传教。我问他们对这幕悲剧的看法,他们说这是邪教。于是我问道:世界教派林立,你们怎样证明你们的教派是正教,你们的上帝才是真的,上帝从何而来,是男是女……他们支吾其词,难圆其说,最后告诉我,上帝只要求信仰,不喜欢人们推理和提问。看来,他们的上帝与教主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他们都是禁止人们吃智慧树上的果子的。
“天堂之门”是一出悲剧,它又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让人们在沉痛之余反省和深思。就事论事而言,社会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对付那些五花八门的邪教和迷信现象?从大处说,人类又当如何解决好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诸如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失业困扰、战乱频仍等难题呢?这也许是“天堂之门”留给人们的有益的思考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