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课堂记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8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身边事

  课堂记趣
李彦春
参加由日本某市国际交流协会办的日语班,同学都是驻日外国人。一起上课,不同文化常在小小的教室里凸显碰撞,有时会撞出一些有趣的故事来。
“我已经结过婚了。”松本老师在讲过去式,“同学们挨个重复。”她命令。“我已经……”中国、美国、韩国、尼泊尔人口中喃喃。轮到澳大利亚的玛丽时,她说:“No。”松本愣了一下。玛丽的脸红了:“我的脸不美丽,所以没结婚”。教室里的眼睛“刷”地爬上玛丽的脸。玛丽耸耸肩,环视大家,指着脸笑:“我的脸型太窄了,鼻子太尖了,嘴……”半分钟后,中国人说话了:“哪里,哪里,你身材好哇,瘦高苗条,头发也漂亮……”松本也红了脸,忙叫大家翻开书,她藏在书后的一句话溜进了我耳朵:“玛丽很勇敢。”是呀,哪个东方人敢在众目睽睽下指摘上帝的败笔呢?
还有一次课上用“初次”造句。一圈轮过之后,松本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了“初恋”二字,让大家忆当年谈体验。中国人开口了:23岁、25岁、26岁,而其他国家的同学初恋在16—20岁间。松本摇头:“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晚?”42岁的陈答:“我俩暗中观察,互相考验,四五年才确立关系,后来组织了家庭。”松本摆摆手:“初恋不等于结婚。比如,你18岁时喜欢上一个棒球明星,也叫初恋。”“我们那时有英雄,没明星,我是向他学习,不是喜欢他……”“啊……”松本略有所悟,而欧美同学的眼神里则流露出不解。陈旁边的美国人帕蒂打破寂静:“我17岁打排球比赛时认识了汤姆,4年后,他跟别人约会了,后来结婚了。我很伤心,来日本做英语教师就是想忘掉他,当然,还想挣点钱。我现在还忘不了他,他让我心碎……”帕蒂握拳叩击胸膛,闭眼长叹一声,叹息才过,她即睁眼问松本的初恋。松本眼一眨:“秘密。”
“假如我有100万元,我打算干什么?”这是松本留的家庭作业。大家的回答丰富而理想化:买车买房结婚周游世界,让孩子读伊顿公学……我的打算是一半归己用,一半捐给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帕蒂、松本异口同声地问道。待我简单说明后,松本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伟大”两字。我赶紧摆手:“这是造句,您别当真。”这时,帕蒂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我身后,用力拍我肩:“啊,我跟你想的差不多,一半钱捐给非洲灾民。”松本敲击黑板,又把“伟大”两字送给了帕蒂。帕蒂快步走上讲台,抱了松本,说:“谢谢。”然后对我:“咱班上,只有我们两人伟大。”我偷偷瞥一眼左邻右舍的同胞,心里发虚。这时左邻尖着嗓子冲帕蒂喊:“这是造句,不是事实。”帕蒂立即回击:“假的你都不敢往伟大方面想,要是真有100万,你和伟大更沾不上边了。刚才你说周游世界,包括埃塞俄比亚吗?”
100万的美梦做过后,帕蒂几次向我打听“希望工程”。终于,一个英语好的同学满足了她的提问。她表示,有钱有机会的时候去中国的农村看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