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奉献在西北大地上——记兰州军区某给水工程团为民找水打井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21
第1版(要闻)
专栏:

  奉献在西北大地上
——记兰州军区某给水工程团为民找水打井的事迹
新华社记者蔡晖新华社通讯员张应银本报记者郭嘉
前不久,长期吃苦水、咸水的宁夏西海固地区20万回族群众的代表,联名上书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不辞辛劳找水打井、给他们引来甘泉的某给水工程团请功。
给水团多年来先后在无水区成井800多眼,使近百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获得新生,百万亩良田披上了绿装,200多个县(市)数百万人的生活用水得到解决。给水团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中央和军委领导对西海固群众来信立即作了批示,要求很好地宣扬给水团官兵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精神。兰州军区党委日前做出决定,号召全区官兵向他们学习。
贫水区找到富水苦水区打出甜水
位于宁夏南部的西吉、海原、固原地区,是我国回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区,也是有名的干旱贫困地区。这里十年九旱,群众靠天吃饭,长期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穿衣靠捐助”的生活。
人民群众的贫困,牵动着子弟兵的心。1996年3月,给水团官兵在国家水利部、兰州军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和部队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开赴宁夏南部山区,实施他们论证并提出的“百井扶贫”工程。
“解放军来为我们打井啦!”打井连队开进郎家湾,全村立即沸腾起来,但很快又平静下来,因为村里的人明白,这里是“无水区”。
郎家湾村位于固原县一个偏僻的山区。10多年来,全村人靠国家拨款和群众集资,先后在庄子周围打了4眼水井。然而这4眼井不是干窟窿,就是水源不足。“打出的水没有流下的汗水多”。全村人认命了。
难道判断有误?工程师王学印和战友们跑遍了郎家湾的沟沟坎坎,看山的走向、洪水的流向。
西海固的数九寒天,冻得老乡们一个个窝在家里不出门。而王学印和战友们却一个个跑得汗流浃背。他们抽水样、架仪器、测数据,最后终于选定了井位,在被称为无水区的郎家湾打出了日涌水量达1030吨的甜水井。老乡们服了这帮解放军,称他们为“水神”。
打井苦,在“无水区”打井更是苦上加苦。钻井连队每打一口井,每转一次场,都要受到严峻的考验。按常规,钻井连队冬天是不外出的,但为了山区回族群众尽早饮上甜水,给水团的官兵们一次又一次破例出征。
宁夏南部山区的3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官兵们不顾疲劳,迎着凛冽的寒风,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立塔开钻。由于与冰冷的泥浆和钻杆打交道,官兵们的棉衣被泥水浸湿后冻成坚硬的冰盔甲,双手稍不注意就会冻粘在冰冷的钻杆上。不少人的耳朵、四肢被冻伤,但仍然咬着牙不下钻台,确保钻机24小时连续运转。
西北的冬天冷如冰窟,夏天则十分干热。官兵们在野外作业,脸和胳膊晒掉了一层又一层皮,但大家毫无怨言。去年7月,持续5年大旱之后的固原地区出现了罕见暴雨,造成山体滑坡,道路中断,给钻井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
暴雨将彭阳县红河乡柴沟村通往钻井一连井场的唯一一条通道冲开了深10米、宽16米的大豁口。道路中断,施工用料难以送达现场。等下去不但会严重延误工程进度,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也会泡汤。官兵们一声吼:上!硬是用竹筐、背篓,肩扛人抬把16立方米砂石料运到3公里外的井场。10多根每根200多公斤重的井管,战士们牙一咬,两人抬一根,硬是全部抬到了井场,提前完成了打井任务。
钻井三连在西吉县白城乡甘沟口村打井时,由于地层复杂,工程难度大,打到150米时,电测井显示地下无水,乡领导和村民十分焦急。团参谋长高恒海便蹲在三连,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地质资料,研讨技术难题,把握关键工序,终于在粘土裂隙中找到了富水带,在这个被称为无水区的村庄,打出了昼夜涌水量达2112吨的优质井。
就这样,给水团官兵以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依靠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艰苦奋战10个月,转战宁夏南部地区8县51个乡97个村,提前一年胜利完成了“百井扶贫”工程任务,共成井100眼,日总出水量10.4万吨,初步解决了20万人和200万头牲畜饮水问题,使当地农田灌溉面积一下猛增了3万多亩。
单家集88岁的回族老人单人孝说,给水团为我们打的是“救命井”、“连心井”,它把俺们与党和人民政府的心拉得更紧了,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足行32万公里沙漠钻井500眼
西北穷,首先穷在一个“水”字上,沙漠及沙漠化的土地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在这个平均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的土地上,其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数十倍以上。水,限制了这个广袤地区要发展的一切,包括维系生命。
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毛乌素四大沙漠和大西北的许多地方,到七八十年代,仍旧是水文地质勘察的空白区域,许多地质部门曾组织勘察队向沙漠和荒原进军,但终因环境险峻未能成功。为了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给水团官兵早在70年代中期就勇敢地走进了四大沙漠,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沙漠勘探。
在大漠戈壁勘探,其艰难可想而知。宋义辰小组在沙漠中奔波了20多天。“沙漠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为准确记录野外资料,每当风沙袭来,技术员便把皮大衣往烫人的沙地上一铺,让人压住四角,他钻进去打着手电筒把资料记录下来。傍晚,当他们到达预定食宿点时,却发现地图上标注的小牧村早已被风沙埋没。他们忍着饥渴翻过一道道沙山,继续寻找新的食宿点。两天两夜后,当救援分队赶到时,他们已昏倒在沙漠中。
五连官兵被困在沙漠腹地,副食供应不上,70公斤黄豆全连煮着吃了7天,140个鸡蛋烧汤喝了4天,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大家馒头蘸盐水又坚持了3天,直到完成任务。
几年间,官兵们凭着两只脚,走遍了25万平方公里的大漠,累计行程32万公里,沙漠钻井500多眼,总进尺17万多米,相当于穿透20座珠穆朗玛峰。他们向国家提供了7万多份沙漠水文地质资料,17幅水文地质报告,并在沙漠中标出了15个大型自流水盆地和6条古河道富水带,找到了年开采量达4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资源,一举填补了我国西北水文地质勘察的空白。给水兵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庄严地向世人宣告: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查清了大西北的水文地质面貌,四大沙漠地下不仅有水,而且还可以大量开采。
为西北发展多奉献为人民付出最值得
为了找水,给水团先后有6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人留下了终身残疾。
技术员王志民常年在沙漠中作业,染上严重的肝病,身体日渐消瘦。为了完成他所承担的水文地质报告编写任务,他带病坚持跑完了分散在1.6万多平方公里的每一个作业点。肝部疼得实在受不了,他就拄着木棍往前一点一点挪,几个月下来,他用断了8根木棍。当他在乌兰布和沙漠扎干布鲁格一带找到大面积承压自流水时,兴奋不已。从野外勘探归来,他抱病靠在床上赶写勘探报告,没日没夜地对数千份资料、数万个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核对和综合分析。就在这时,他的病情一天天恶化。组织上安排他去治病,他却说,“等干完这把活,我一定去”。可谁知,当他把整理好的报表交上去时,便永远地倒下了。
如今,王志民撰写的报告不但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大奖,而且根据这份报告,扎干布鲁格已被开发成为我国新的现代化牧场。
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吉兰泰盐场,是我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盐场,可是由于长期受风沙袭扰和强高氟水的危害,不少人想撤回内地,盐场效益因此下降。给水团闻讯后,很快派出设备最好的连队来帮助找水。他们采用先进方法,成功地打出了第一口甜水井。接着,又接连打了45眼井,昼夜涌水量达到了7万多吨。
给水团还帮助盐场建成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喷灌固沙工程,并在盐湖畔建起了绿色防风屏障,保护了“盐矿黄金”,使具有300年历史的盐场由濒临倒闭成为年产值2亿多元的高效企业。有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盐场在荒漠上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利用卤水养殖天然胡萝卜素的基地,从而结束了我国进口胡萝卜素的历史,每吨为国家节约外汇700万美元。
查汗滩,是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的一个村庄。因干旱和无甜水,方圆百里的人们都称它“灶火沟”。给水团在村边立起井架半月后,一股水桶粗的甜水涌出井口,日出水量达1000多吨。周围74户农牧民纷纷迁来定居,并盖起了300多间新房,开垦出1600多亩水浇地。
黄河河套地区吊庄移民工程,是振兴宁夏和内蒙古农业的重要工程。工程建成后,国家将从西吉、海原、固原等地区移民22万人到这里落户。给水团承担了这项工程的水质资源勘察工作。他们在十多个移民区选定了井位,冰雪未消就把机械拉进了荒原展开作业。官兵们日夜奋战,只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两年完成的施工任务。为实现国务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的“一年搬迁,三年温饱,五年致富”的目标创造了条件,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官员的赞扬和肯定。(附图片)
给水工程团官兵们在固原县蒋口村打出一眼自流井,穆斯林老人喜饮甘泉。 桂宝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