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把对外开放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22
第9版(理论)
专栏:

  把对外开放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季崇威
内容提要:
对外开放,是使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国策。19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基本格局,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现代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挑战和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为此,必须进一步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对外开放,是使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现代化进程
19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我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基本格局,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现代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其一,扩大国际交流,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境外的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如组织有关人员出国考察,派遣留学生,聘请国外专家,举办各种会议、展览等,这对于我国了解外部世界,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速提高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水平,缩短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二,扩大外贸和利用外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提高到1996年的2899亿美元,增加了13倍。我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0.9%增加到1995年的3%,在世界上的排名从第三十二位上升到第十一位,全国进出口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0%以上。我国外贸已从过去长期逆差转为顺差,外汇储备增至1000多亿美元,实现了稳定的单一汇率和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进出口商品结构也有很大改进。这些变化表明了我国已从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
与外贸发展紧密联系的是,我国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两者共同对我国走向现代化起了“推进器”的作用。1979年至1996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共达2922亿美元,其中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约115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772亿美元。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14万多家,就业职工1700多万人。利用外资不但补充了我国资金的严重不足,加强了能源、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了就业门路;而且有利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培养和提高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管理技术人才,优化了产业和产品结构,填补了若干缺门短线,带动了一大批协作配套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工业,开拓了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替代进口,扩大出口,保持外贸顺差和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其三,扩大祖国大陆同港、澳、台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了理解沟通,增强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在经济上紧密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特别是香港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形成亚太地区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促进了广东工业的发展。这对港澳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对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其四,从建设经济特区、开放部分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走向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实践证明,这种由点逐步拓展到线、面对外开放的做法,能使国家集中力量,通过试验和实践,把一部分条件较成熟的地方先发展起来,使经济先发展地区带动后进地区和全国的发展。
其五,跨国办企业,承包工程,输出劳务。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后,我国建筑企业纷纷赴海外承包工程。到1996年底,累计签订合同60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近400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130多万人次,在国外建筑公路、桥梁、公共设施、住宅中取得优异的业绩。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也有较大拓展。到1996年底,经政府批准赴海外投资企业5045个,中方投资额57亿美元。加上香港、澳门等地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我国在海外投资已达200多亿美元。
适应国际经济趋势和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挑战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认真转变思想观念,跟上快速前进的现代化潮流。当前,信息技术革命促进国际各种交易捷畅,费用降低;国际资本加速流动,促进各国资本互相渗透;跨国公司在全球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促使国际分工协作高度发展。当一国经济面临增长的瓶颈时,可通过向外部融通资源要素来消除瓶颈,等等。这些变化表明: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趋利避害,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从而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世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经济力量。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切实按照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牢固树立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观念。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要按照小平同志的教导,全面正确地认识外商投资企业的性质和作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是带有社会主义和民族资本成分的中国企业法人,不能把它误认为是外国企业,也不能将带有外国商标品牌的合资企业产品同进口的外国商品混为一谈,以免夸大它们同民族产业之间的矛盾。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大经贸战略的要求,深化对外经贸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加快进口管理体制、涉外税制、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和外贸外经企业机制的转变。首先,为促进国有外经贸企业机制转换,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打破捧铁饭碗,摒弃吃大锅饭的思想,使国有外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要整顿企业领导班子,清除腐败分子,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裁减冗员,向联合化和规模化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努力掌握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税率、利率、汇率、融资等)进行宏观调控。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和作风,把政府职能转到管方针、政策、规划、监督上来。如为了扩大成套设备、机电产品的出口,要在进出口信贷、利率、保险、出口退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扶助政策。又如,近年来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一般贸易,其原因之一是加工贸易能获得较多的税收豁免。为此,应研究如何调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税收政策,使两种贸易方式协调发展,并鼓励加工贸易更多采用国产原材料。再次,增强行业组织协调管理的力度,给予必要的权责,切实解决各行业经营的“小、散、乱”问题,购销中的“抬价收购、低价竞销”问题。进出口商会要加强对进口货的反倾销工作,对国内企业进行必要的保护。第四,加强打击走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杜绝走私。
加强贸工农技的结合,发展现代化贸工农技相结合的大企业。优化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认真推行出口商品创名牌活动。外贸与内贸结合,扬长避短,获取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利益。在积极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商品出口的同时,仍应重视和扶持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输出。这对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出路、扩大就业、发展乡镇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中,要不断提高档次和商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对于那些在国内外市场已供大于求的商品,要压缩其生产能力,走兼并、联合和集约化经营之路。
认真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方针。当前,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都把利用外资作为加快本国经济技术发展的捷径。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来说利大于弊,这已成国际公论。而它的弊病,如垄断市场、利润转移等,东道国政府是可用法律和政策加以防止或限制的。只要政府对外资加强产业政策导向,逐步实行同国内企业平等的待遇,就可以同发展我国国内产业相辅相成,把利用外资的不利因素消除到最小程度。
今后利用外资的来源、渠道、方式可以多元化、多样化。我们应当从国家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衡量标准,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防止外商控制垄断,争取对我有利的合作条件。在引进国外技术时,要重视消化和创新,积极培养壮大自己的设计开发能力,努力提高国内技术水平。今后在招商引资中不应追求外资数量,要着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择优汰劣。各地方不应违反国家规定,放宽优惠条件;而应以改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商投资。要改变过去对外资企业重引进、轻管理的做法,加强对已开办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排忧解难工作。要改革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体制,改变目前部门、地区分割状况,调整为适当统一集中和更有效的管理办法。
经济特区要从“政策优惠型”转为“功能型”,扩大开放深度,提高开放水平,增创新优势。其他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都要加速两个根本性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各自优势;并积极向内地传授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在人员、资金、管理、技术上帮助中西部的发展。中西部地区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扩大开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尤其要重视对干部、群众进行开放政策、国际经济、法律和国际交往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学习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改善投资软环境。
积极发展我国跨国经营业务,扩大对外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目前,我国有不少产业生产能力在国内已过剩,但其产品质量档次和技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可以选择国外有市场、有资源的地方,特别是亚、非、拉地区去办企业。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实力较强的大集团、大企业跨出国门,输出资本,盘活资产,带动设备、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和劳务输出。目前已办的跨国企业也要根据国外情况,改革体制,提高人员素质、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国家在政策和金融上应予以支持,并总结经验,逐步规范化。
抓紧制订和完善涉外的经济法律、条例和政策,使对外开放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有法可依。中外各方的权利、责任都要有严明的法制保障。当前,我国应抓紧出台技术进出口条例、外贸代理条例等。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条例中不完善的地方应及时修订,并早日制订“反垄断法”,以保障国内市场中的公平竞争。
加强经济信息和国内外市场的预测工作。各个部门、地方、企业和行业组织都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视国际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消化和使用工作,用以指导企业决策和各项业务活动。要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经济科技竞争中信息的重要性,树立“信息就是效益”的观念,利用国际信息网络来管理对外经贸业务活动。我国是一个经济贸易大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商业科技上的机密和知识产权、在国外未注册商标等都已成为别人窃取的对象。必须提高警惕,重视做好保密工作,积极做好专利和商标注册。
大力培养外向型经济人才,全面提高涉外领域工作人员素质。为了在下一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现在就应考虑为21世纪培养德才兼备,能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人才的战略规划。从在校学生开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教育培养。对在职人员应不断进行补课和再培训。同时要加强考核,建立提优汰劣、促人奋进的人事管理和分配机制。总之,从提高人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上,来促进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全面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