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
新华社记者张民华尹洪东
在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我国成功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十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长期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布赫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
布赫充满深情地回忆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于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当时正是全国解放的前夜。决定首先在内蒙古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表现了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英明和远见卓识。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保障。
布赫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三十个自治州、一百二十一个自治县(旗)。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已有四十四个实行了区域自治,自治地方总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点三;自治地方总人口共一点六亿人,其中少数民族七千二百万人,占自治地方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他指出,当前,国际上一些国家民族纠纷不断,有的甚至因此导致国家分裂,战火连绵。但我国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不断进步。五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其它民族自治地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雄辩地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完全正确的。在这一制度下,各民族人民充分享受到了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占全国人口总数百分之八点九八的少数民族,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四百三十九名,占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十四点六九,而且,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
布赫强调,半个世纪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应当很好地予以总结。首先,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坚决地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歧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就不会有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不会有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真理。其次,要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的原则。只有维护祖国统一,各少数民族才有可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在国家的帮助下迅速发展经济文化事业,这是前提和保证。同时,只有真正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才能有充分保障,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也才能更好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第三,从实际出发,加速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要调动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勇于实践,开拓进取,逐步改变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局面,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第四,团结各民族中各阶层人士,包括宗教界人士,形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成功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离不开这个法宝。各民族各阶层人士,宗教界人士,只要是爱国的,不反对党的领导,我们都要团结。第五,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目前我国已有一支二百四十多万人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今后,要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
谈到当前和今后的民族工作,布赫说,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在于进行深入持久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使全国各族干部群众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在于加强民族法制建设。要贯彻实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要以立法的形式全面落实各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保证这方面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要求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广大干部群众牢固地树立起依法治国的观念,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依法处理好各方面的事务。
对于如何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布赫指出,团结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团结,才能稳定;只有稳定,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走向共同繁荣。离开团结,一切无从谈起,什么事也干不成。他提出,要加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和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方面的法律,普及民族常识,避免无知和谬误给民族团结带来损失。
布赫最后满怀信心地表示,半个世纪以来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已在各民族人民心中竖立起了一座宏伟的丰碑。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倾斜政策。只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抓住机遇,一心一意发展经济,那么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内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步伐必将大大加快,各族人民二十一世纪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