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抓住机遇再展雄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4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抓住机遇再展雄姿
宋守卿田承忠
河南省平顶山市别称鹰城。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这里是战国时期应国所在地,古代“应”、“鹰”通假,故有此称谓,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的人民具有雄鹰那种勇猛顽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奋斗精神。正是靠着这种气概和精神,平顶山人民在过去的4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昔日,这里还是一片荒原,而今已是一座崭新的工业城市,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32亿元,比1957年增长28.8倍,年均递增9.1%;工业总产值351.6亿元,增长385倍,年均递增16.5%;农业总产值83.2亿元,增长5.7倍,年均递增5%;财政收入16.2亿元,增长97.3倍,年均递增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亿元,增长83.4倍,年均递增12%。
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集煤炭、电力、化工、纺织、钢铁、机械、建材等行业为一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截至1996年底,全市建成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470家,其中:特大型企业3家,大型企业14家。平顶山煤业集团是全国第二大煤炭生产企业,多年来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中国神马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帘子布生产企业,也是世界三大帘子布生产厂家之一,1988年以来经济效益一直居全国纺织行业第二位;姚孟电厂是华中电网的骨干厂家;天鹰集团是全国三大高压电器生产企业之一;舞阳钢铁公司是国内生产特宽特厚钢板的主要企业。40年来,平顶山累计生产原煤6.6亿吨、帘子布36.2万吨、钢141.1万吨、发电1220亿千瓦时……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平顶山市的农村经济40年来得到全面发展,农民生活在达到温饱之后开始向小康迈进。1996年全市粮食产量198.5万吨,比建市之初的1957年增长2倍,年均递增2.9%,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烟叶从产量到质量都名扬海内外,是全国四大烟叶生产基地之一,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烟叶王国”;1996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231.8亿元,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7元。
40年来,平顶山88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说,平顶山市建市4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史,是一部不断探索、开拓和奋斗的历史。它再一次印证了小平同志所讲“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展望未来,平顶山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关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战略的实施,将使地处东西部结合地带、能源原材料丰富的平顶山获得国家政策的倾斜;加上自身具有煤、电、水、气的综合开发优势,这些都为鹰城再展雄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些机遇,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坚持不懈地实施“开放带动、化工突破、城乡一体、科教兴平”的发展战略,继续走优势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增值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产业的升级换代。
“九五”期间,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件大事:其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重发展煤化工、盐化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其二,加快交通通讯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构筑平顶山的大开放格局。其三,培育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重点培育和发展平顶山煤业集团、中国神马集团、煤化工集团、盐化工集团、天鹰集团、纺织企业集团、星峰建材集团等十大企业集团。其四,实施“科教兴平”战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其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振兴县域经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宋守卿为中共平顶山市市委书记、田承忠为平顶山市市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