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人为文明之本——绵阳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0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为文明之本
——绵阳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纪事
何玉文刘建林王科
绵阳的文明,实际是每一个绵阳市民的文明。
还在十年前,四川省绵阳刚刚建市的时候,绵阳市委市府就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人与人之间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先有后的差异,但绝不能由此而允许人与人之间在精神生活及文明素质的提高上出现先与后的落差。所以,绵阳决策层提出了在加速经济建设的前提下,以人为本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
十年过去,绵阳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喜人的成效。
环境感化人之心
环境的好坏,能够影响人的心绪甚至行为。前任市委书记周裕德就爱说:“我就是个绵阳市民,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你处的环境破破烂烂,却喊人家这样文明那样文明,实际吗?”
绵阳市委市府下决心在川西北一个小县城的基础上,把绵阳城的环境建设先抓一步,让道路宽起来,让荒地绿起来,让公园多起来,让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漂亮起来。
绵阳人的投入是大方的。由于有持续良好的经济后盾作保障,几年来,全市用于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已达10亿元。
——绵阳在四川中等城市中最早建起了50米宽的6条大干道,总长达20多公里,4座气派的立交桥将干道首尾贯通,绵阳的“一环路”又已动工;
——绵阳的绿化紧跟着道路延伸,见缝插绿的小区已有30多个。公用绿地城区小园林及绿化点、滨河绿防带与专用绿地和公园森林等有机组合,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系统。现在,绵阳园林绿化面积已达760公顷,形成了干道、高楼、绿地“三分绵阳”的格局;
——绵阳已经建成6个公园,还有4个正在建设,公园都是在荒山废地上用钱“堆”起来的再造文化和人工自然。能容纳3万人的南河体育中心和绵阳体育馆已举办过国际水平的正式比赛;占地50多亩的文化广场和宽阔的新客站广场在全川也数一数二,草绿、花艳,两个大型彩色喷泉流光溢彩;即使是修筑抵御百年洪涝的护城防洪大堤,绵阳人也赋予它文明的功能,大堤上柳树成荫,雕塑成廊,堤下硬是活生生“造”出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人工大湖。
人创造环境,而人一旦开始依恋这个环境,就喻示着有了心灵的慰藉,不少绵阳人如今变得很恋家了。他们总嫌其它一些地方人多街脏绿地太少空气不新鲜,反正“还是绵阳好”;而外地人去绵阳,确又无不公认这里是居家过日子的好地方。英籍女作家韩素音以她作为一个女性对环境特有的直感评价绵阳“这里的城市绿化太美了,人与环境、空间的比例很恰当,实在难得!”
“自我的感觉,外人的夸赞,在良好环境感化人心的同时,大多数绵阳人其实就已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现任市委书记冯崇泰说,“因此,绵阳精神文明建设,就有了向纵深推进的基础和条件”。
扬善唤起人之情
人是文明之本。要让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普遍提高,比之硬环境的建设是一件难度更大的事情。绵阳市委市府近年来所采取的是扬善、律己、疏导、法制“四举并用”之策,以倡导人们讲奉献、有道德、守公德、树正气,唤起人间真情。
1995年夏季,涪江河发大水,一名落水者从上游被汹涌的洪水冲下来。急流中,落水者紧抱一根树桩拼命挣扎着,河岸上,他的老父亲边追边喊:“救救我儿呀!”悲惨的呼救声传到绵阳城外,被正在河边的个体户鲜怀忠听到了,他毫不犹豫地驾着自己的小船出航救人。水流湍急,船在河中左倾右晃,鲜怀忠一次两次三次地把手伸向落水者,但都失败了,眼看落水者已无力挣扎,鲜怀忠使出最后的力量才把他拉上了船。
市长杨海青闻讯赶到河边,此时鲜怀忠已将落水者救上了岸。杨市长的眼前,那条救人的小船已被碰烂,鲜怀忠腿上一条长口鲜血直流。杨市长紧握着鲜怀忠的手说:“你叫什么名字,做得好,大家感谢你,政府也要奖励你!”鲜怀忠说:“我不是为了这些啊!”杨市长很激动,大声对着边上的记者说:“你们老把镜头对准我干什么,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鲜怀忠的事迹和市长的话语很快通过新闻媒体传开了,在绵阳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们切身感受到,舍己救人、当真正英雄,是那样的崇高与荣耀。
“见义勇为,决不旁观”是绵阳市委、市府给市民制定的一条文明标准,但群众说这一条做得最好的,是市委副书记马敬洪。马敬洪三擒歹徒的故事在绵阳传为佳话。其中一次是在深夜,他刚回家躺下,忽听街上呼喊救人,老马破门而出,冲到街上向一手持匕首的歹徒高喊:“住手!”歹徒威胁他:“管闲事要想后果!”老马猛扑上去夺下匕首抓住歹徒。马敬洪爱管闲事,仗义助人,有人劝他:“你是市领导。”马敬洪却说:“光喊老百姓见义勇为,领导就不做么?当领导的命金贵,老百姓的命就不金贵?”
倡导文明就是向落后和旧习挑战,矛盾常常不可避免。但每当遇到具体事情时,绵阳市委市府总是着眼于对人的本身多做疏导工作,依法办事。
近几年来绵阳修建了不少停车场和高楼、商场,但出于方便和习惯,不少人还是爱乱停车、乱摆摊做生意。考虑到经营者的实际困难,政府规定缓交一年税收并免去一段时间的工商管理费和房租费,用这样的疏导方法让2000多个体户顺利地离开了街沿,到市内商场集中营业。而对沿街乱停车者则一律处罚,就是市委、市府的小车也不例外。
“文明是人们所渴求的,希望有一个文明的社会,做一个文明的人,实乃人心所向,关键就要看领导者的表率作用怎样和倡导文明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市委书记冯崇泰颇有感触地说:“那种搞形式主义和一阵风的东西,是背离人心人情的,它不可能唤起真正的人间真情,换来可贵的文明之风。”
文明之风遍全城
要让广大市民提高文明素质,当领导的需要首先提高素质作出表率。这里讲一个市委书记捡烟头的小事。一天,市委书记冯崇泰走出会议厅随手把烟头一扔,人们也没在意,可冯崇泰走了几步突然觉得不对,他转身回头,躬下身子把那个烟头捡起,丢进了垃圾箱。人们都为书记这个小举动鼓起掌来。因为在绵阳,无论任何人在公共场所都不能乱扔烟头,市委书记当然也不能例外。
绵阳以人为主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至今已经10年了,它所带来的,是绵阳人精神面貌和市容景象的同步改观与融洽和谐。
绵阳几乎每年都要开展一次以“文明”为主题的社会大讨论,自发参加者逐年增多,不少人纷纷撰稿在报纸、电视、电台上畅抒己见。特别是每年评选“绵阳文明市民”活动,更是牵动人心。参评者前几年还只有几千人,到去年竟剧增到10万之众。
漫步在绵阳街头,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干净而有序,地上很难见到烟头和痰迹。高高的大楼也很洁净,听说,绵阳这样一座中等城市里,现在已经出现了5家高楼清洗公司。走不多远,你就能见到鲜花店,这也是绵阳的一景,给城市增添了“活”的感觉。大街小巷都显得不拥挤,人们轻松地购物逛街,公共汽车站,乘客自然排成一行静静地等候,见不到执勤老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绵阳的交警。无论天寒地冻、刮风下雨,交警总是笔直地站立在岗台上,以标准的手势指挥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流。“执勤让司机满意”,“服务让群众满意”。支队长张宗智首先带头做到,他的口号是“作文明交警,向我看齐”。这里的交警为绵阳的小学出门路段画上了人行斑马线,并有干警专门执勤,保护学生安全上学或回家。岗警台旁为群众准备有开水和应急药物,特别是那一台台便民车不知给多少突遇危险和困难的人们带去过安全和及时。
在绵阳,社会刑事案件逐年减少,而好人好事却是层出不穷。助人为乐、以善待人蔚然成风。1994年,绵阳农村大旱,大片粮田失收,各级政府号召全力救灾,绵阳市民自发地掀起了“捐钱救灾帮助农民兄弟渡难关”的活动,10多万市民不到一个月就捐出了1000多万元。
绵阳的变化令人瞩目。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突破200亿元大关,电子工业实现的利税,仅次于深圳位居全国第二,我国最大的彩电基地“长虹”和最大的共用天线基地、B超基地和接插件基地也都在绵阳相继崛起,城市人均年收入达到3736元,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2.5平方米,综合经济实力排在成都、重庆之后的四川第三。1996年绵阳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绵阳的城市文明建设给经济的繁荣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