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阅读
  • 0回复

妻子下岗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5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心里话

  妻子下岗后……
1995年10月,妻子单位因经济效益不佳而停产放假,她每月领120元生活费。这对夫妇双方都是工薪阶层的我们来说,日子是过得紧巴巴的。更令妻子烦恼的是,她工作惯了,一旦闲在家里感到无聊,特别是看到下岗的同事大多找到了“第二职业”,心里更加焦躁不安。可是,人家能干的事,妻子又不一定能干。她是个文静瘦弱的女子,在单位从事的是文秘工作,抄抄写写、站站柜台,倒还可以,要去上三班做重活,她没那么大力气;摆小摊、做生意,又不是这块“料”。
看着整天闷闷不乐的妻子,我灵机一动说:“你在单位不是从事文秘工作吗?何不拿起笔来写点东西,也发挥发挥你的特长。”妻子先是不肯,说:“我这点墨水怎么能写文章登报。”我说:“事在人为,高尔基能从一个没上过几年学的流浪儿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文豪,你是个大专毕业生,又搞文字工作,这点事情还不能做吗?”妻子点头同意了。于是,我为她买了十几本中外名家小说、散文选集,让她先细心研读。读了一个月,妻子灵思动了,竟也写出一篇散文来。我们试着将文章寄到一家日报,想不到半个月后,妻子的文章在这家日报副刊上作为头条刊出,“首战告捷”。在我热情鼓动下,妻子文思如泉涌,一个月总要写出四五篇散文、随笔,竟也大多能发表。一年下来发表了48篇文章,其中有两篇还上了全国性大报。一家报社还聘请她担任特约撰稿人。
稿费收入减轻了经济上的困难,写作又让妻子的才能得到了发挥。我逗趣地对妻子说:“这一年的放假倒放出好处来了,不然你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专业作家’呢?”妻笑着说:“专业作家还够不上,但通过这一年的放假,让我懂得了在困境之中应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去奋斗,这是最大的收获!”
江苏东台市徐永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