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中俄发展关系不针对第三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6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中俄发展关系不针对第三国
许宏治
江泽民主席4月下旬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中俄双方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
中俄关系的这一发展受到两国人民的拥护,同时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但是,西方有一种舆论却认为,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意味着结成联盟反对第三国,甚至称之为“重返冷战时期的凶兆”。这种看法显然是没有根据的。
中俄两国具有4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互为最大邻国。两国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共同任务,需要和平的环境。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两国人民都希望和睦相处,开展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中俄发展关系,并不是要结成反对其他国家的联盟,也不妨碍各自同第三国发展关系。
从历史上看,中国和前苏联曾经有过结盟关系,也曾经发生过长期的对抗。事实证明,两者都不是成功的选择。中苏结盟时期,两国关系并不是一种真正平等的关系。而随后两国之间长达20多年的对抗,不仅使两国人民之间产生隔阂,而且消耗了两国的力量,对两国都不利。
1989年,邓小平同志针对中俄关系提出“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在这一高瞻远瞩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同俄罗斯终于摆脱了长期关系不正常的时期,开始和睦相处,建立不对抗、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几年来,通过双方的努力,两国逐渐建立起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昔日陈兵百万、气氛紧张的边境地区,如今出现了友好祥和的景象。中俄两国结成伙伴、确立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长期国家关系,是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大实践。它不但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应该说,中俄发展不针对第三国的国家关系,符合冷战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潮流。冷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抗,东西方关系紧张,巨额资金被用于扩军备战、军备竞赛。这一沉重的负担制约了前苏联经济的发展,演化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冷战的历史教训表明,集团政治和军事对抗,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俄两国发展关系不针对第三国,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两国领导人从睦邻友好和维护世界和平出发所作出的战略选择。中俄两国在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上具有一致看法,明确提出必须摈弃“冷战思维”,反对集团政治。所以,目前的中俄关系既不是结盟,更不是针对第三国。任何不抱政治偏见的人都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