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探寻“石室金匮”奥秘——北京皇史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7
第10版(文化)
专栏:九州风物

  探寻“石室金匮”奥秘
——北京皇史小记
李桂杰
北京故宫西侧,有座高大古朴的古建筑耸立在红墙之中,横匾上是汉满文合书的“皇史”三个字。也许很多人不知此为何处,它就是史书中经常提及的“石室金匮”所在地,是明清两朝皇家档案库房。
皇史建成于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年),至今经历过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去年国际档案大会期间是很多外国朋友探访的热点。皇史坐北向南,整个院落占地8660平方米,分为门、正殿、东西配殿等部分。正殿乍看上去也是雕梁画栋、琉璃覆顶,其实它是名副其实的“石室”。整个大殿筑于高1.42米的石基之上,四周墙壁皆为坚石,石墙竟达6米之厚。檐下彩画油饰的深柱门拱、窗棂檩桷貌似木质,实是砖石所砌。红漆的殿门是两块整石,每扇石门重达5000公斤,需要四五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合力才能推动。这种结构不仅坚固耐久,安全易守,而且能避免火患,真是善藏“金匮”之地。
踏着石级走进正殿,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原来厚厚的石墙使殿内冬暖夏凉,气温几乎一年四季都保持在22摄氏度,这对档案的保存十分有利。殿内又有一座1.42米高的汉白玉须弥座,152个铜皮鎏金、雕龙闪耀的“金匮”便置于其上。高高石台既可泄水,又能起到防潮作用。“金匮”里面是用樟木制成的,可防虫。明清皇帝的圣训实录及玉牒就曾经裹着黄绫存放在里面。
史料记载,1492年即明弘治五年内阁大学士上疏,奏陈收集、整理历代“经籍图书”,以备“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原疏称:“自古帝王藏国史于金匮石室之中,盖以金石之为物坚固、耐久,非土木比,又能(扌干)格水火,使不为患……”这项建议虽被皇帝“嘉纳”,但皇史却是在嘉靖十三年才开始修建的,主要用于收贮列朝实录、皇帝谕令及皇族家谱,还存放过《永乐大典》副本、《大清会典》等重要文献。
昔日的皇史是皇家禁地,如今已能让世人品味古人善藏文档的匠心。当你徜徉于故宫恢宏的建筑群中,别忘了旁边还有这样一座深深的院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