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文艺评论要面向创作实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8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艺评论要面向创作实际
曾镇南
文艺评论的功能,虽然有过很多繁复庞杂的阐释,但如果从批评实践的表现来看,还是鲁迅先生讲得最直接明快,那就是浇灌佳花,芟除杂草。也就是称赞好的,批评坏的。当然,这一批评功能要发挥得好,要害在于一个“准”字,要把理说到点子上,说透彻了便能服人。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文艺评论,在发挥自己的功能以促进创作,特别是催生、扶植优秀作品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亟须改进的问题,那就是它与创作还存在某种隔膜或疏离的状况。
社会主义的文艺评论要以浇灌人民文艺的佳花为主,这是没有疑义的。问题是文艺评论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很不够。或者是情况不明,力量分散;或者是歧见纷呈,难有共识;或者是人为炒作,轰动一时;或者是兰生幽谷,却知音难觅。种种缺失,其源盖在于对创作实际缺乏深入而全面的掌握。这当然也可以责难批评家学风粗率,不肯用功,但当前创作数量繁巨,在庞大的作品堆积面前,穷个人或几个人毕生之力,也无法沙里淘金、拔草觅苗。这只有在有关方面加强领导下,群策群力,才能逐渐形成推荐优秀作品的准确的共识和合力,使文艺评论在扶植佳花方面发出更热情、更精当、更鲜明有力的声音。
同时,要着力改变目前文艺评论在芟除杂草方面软弱无力、无所作为的状况。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创作的实情若明若暗。比如:“杂草”蔓延滋长的范围和程度如何?某些“杂草”反映出来的创作思想、创作倾向对整个创作的实际影响怎样?有没有“香花”其表“杂草”其里的现象?在芟除“杂草”的批评中,怎样做到既细致说理、犀利有力、切中肯綮而又与人为善、固本扶元、治病救人?这些问题,不深入到对具体作品的评析中去是做不到的。因此,在使批评家敢于和善于直面创作中的“杂草”,营造正常的批评和争鸣氛围方面,有关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作者为《文学评论》副主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