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农业产业化——实现两个转变的战略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9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业产业化,作为亿万农民的又一创举,在全国各地已渐成气候。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怎样?取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农业产业化
——实现两个转变的战略措施
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是一条在稳定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完善农业经济体制的有效形式,从新的意义上实现了规模效益;开辟了一条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为实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通过产业链条向产前、产后部门延伸,有利于打破部门分割的传统体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对实现“两个转变”具有战略意义。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层次矛盾: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三是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矛盾;四是农户分散经营与追求规模效益的矛盾;五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增加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六是科技转化生产力与农科教分离的矛盾。正是在探索解决这些基本矛盾的过程中,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新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资源为依托,通过龙头企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把农户家庭经营与国内外市场连结起来,把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连结为一个整体,有的还形成了企业与农户间利益互补的经济共同体,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良好的开端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已经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受到农民、企业及各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普遍欢迎。在推进过程中,各地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许多省区都把农业产业化列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安徽、湖南、河北等十一个省先后召开了农业产业化会议,专门部署农业产业化工作;贵州、安徽、陕西、湖北、吉林等省成立了由省长或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产业化领导小组。各省农业系统也相应落实了负责农业产业化的部门和人员,做到了组织落实,人员落实。
(二)总结典型,积极试点。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各地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河北、湖北两省省委书记亲自带队,到山东省考察、学习,结合本省实际研究对策;广西、四川、黑龙江、河北、湖北、天津等省区市组织专门班子,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为制定政策、推动面上工作起了引路和示范作用。河南、山东、安徽、山西等省部署了产业化试点工作。
(三)重点抓好县一级。一是县一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在县一级较易形成适度的规模效益;三是在县一级条条束缚较少,而政府的综合协调力量比较强,比较容易打破部门分割的局面。因此,各地都很重视推动县一级农业产业化的工作。
(四)制定政策,狠抓落实。目前已有陕西、广东、湖南、河北、安徽、湖北等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性文件;浙江、云南、黑龙江三省专门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文件;山东、福建等省也正在抓紧制定有关的文件。北京、天津、黑龙江、四川、山东、河北等已经或正在结合“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或纲要。中央有关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给予了热情关注和支持。
科学地推进
(一)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在工作指导上应注意做到六个坚持:第一,坚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第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建设生产基地和龙头组织。龙头组织要有较强的带动农户和生产基地的能力。第三,坚持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分类指导。龙头企业不受所有制形式限制,根据条件,可以是贸工农一体化,也可以先搞农贸结合或农工结合,公司加农户、专业协会加农户等。第四,坚持自愿互利,不能搞强迫命令、“行政撮合”,不搞一刀切。第五,坚持正确处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使产加销各环节、农工商贸各方面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利益互补、风险共担的新机制。第六,坚持把实施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服务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
(二)要搞好部门合作,形成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合力。农业产业化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客观产物,它的发展要求打破部门界限、地域界限、工农界限和城乡界限。因此,农业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各部门、各方面的协作与配合,争取支持,通力合作。
(三)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下力培育龙头企业上。龙头组织是产业化体系的核心,要按照“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外向型)、新(新技术、新产品)、多(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的原则,精心培育,促其发展。在培育龙头组织中,要重视发挥乡镇企业在实施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四)重视科技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龙头企业与科技部门相结合,可以利用其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吸收高技术、新成果,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科研教学单位,通过参与产业化经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五)总结经验,试验示范。农业产业化试验示范可侧重两个方面,一是扶持政策的超前探索,比如在体制、信贷、税收等政策方面;二是产业化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推广,比如产业化组织中的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的建立。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定会不断地提高、完善,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