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丁铁军和“爱康中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自强不息的奋斗之歌扶残助残的时代画卷

  丁铁军和“爱康中心”
蓝芳
丁铁军没有进过校门,却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由脑瘫患者主持的社区康复中心——北京朝阳区三里屯爱康社区康复中心。四年来,铁军和“中心”的志愿者们义务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名残疾人及家属提供咨询,受到患者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
铁军很不幸,他一出生就成了残疾人。脑瘫,是铁军终生无法回避的现实。自己痛苦的求医经历,使铁军决心创办一所社区康复中心,传播科学的康复思想。他日夜刻苦学习有关康复医学的教材、中医学的全部课程,并获得了《健康报》中医刊授学院的证书。他花了半年多时间终于艰难地完成了万余字的《关于创建社区康复中心的设想》。没有办公室,他腾出自己睡觉的房子;没有资金,他拿出父母给他买书攒下的1000元钱作为开办费;这个四肢僵硬、寸步难行、连说话都很困难的残疾青年,居然真的把“三里屯爱康社区康复中心”办起来了。
爱康中心的第一个服务对象是山西患儿张必武。
张必武的家长来信说,张必武被诊断为脑瘫,他四处求医,收效甚微,为此向铁军咨询。铁军和中国康复中心的佟医生研究了张必武的病情,认为不仅仅是脑损伤,还可能有关节方面的问题,建议患儿家长带他到北京诊断。经诊断,张必武果然伴有“先天性骨关节挛缩症”。铁军又替他向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孟和教授请教。孟教授认为诊断是对的,并说可以作手术治疗。
铁军和张必武家长多次通信,为千里以外的患儿纠正了一次终生误诊。张必武的家长感激不尽。
从此,铁军忙开了。爱康中心的服务对象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他们有的写信,有的打电话,有的干脆登门求“医”。他们咨询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涉及康复、就业、教育等诸多领域。铁军一一耐心地予以答复,传播科学康复的思想,同时,尽己所能帮助一些咨询者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看过铁军生活、工作的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他忙,而是他的“难”。给第一个咨询者回信,连查资料、写和抄,他用了19天。后来母亲攒下钱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他只能用弯曲的左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敲击键盘,必要时,尽量调动左手中指帮帮忙。
铁军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承认。世界卫生组织的康复官员穆恩先生来看望他和爱康中心,对他的工作给予热情肯定并为他题词。国务委员彭(王加佩右)云去看望了他,并题词“学习丁铁军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
1994年,铁军荣获香港金钟扶轮社的年度“杰出伤残人士奖”;1995年荣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1996年又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奖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