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顺着干”也要会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0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顺着干”也要会干
段心强
自然规律像一个幽默多智的魔术师,多年来跟我们开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玩笑,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因此与大自然“对着干”的人已经不多,大都知道要“顺着干”了。但是怎么顺着自然规律干?辽宁省盘山县常树林子乡的实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这个乡紧靠辽河,有5000亩河滩地,过去人们一直与洪水“对着干”:在这些河滩地上盖房子,种麦豆,一到洪水季节,房子被冲倒,大豆被淹没,因为水流不畅还常常把河堤冲垮,造成水灾。后来,他们在挫折中思考,在灾难中成熟,知道“对着干”不行了,开始种植高粱——秆高棵稀,既不挡水,又不被大水淹死,年年有了收获,人均收入达到700元。这两年,他们又请专家考察辽河的活动规律,利用塑料大棚新技术,从10月份开始在温室里种菜,一直种到第二年6月底,7月开始让地休息三个月,把大棚拆掉,任洪水漫过,沉淀下肥沃的泥土,10月又架起塑料大棚,再种到第二年7月,人均收入达到了3300多元,家家由穷变富。
常树林子乡原来年年靠国家救济,看到他们大片河滩地谁都犯愁:这么多土地不种庄稼可惜,种了又常常颗粒不收,实在是无可奈何。但认识这条河的规律后,就想出了两全之策:把洪水泛滥的三个月和塑料大棚休闲的三个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不影响大棚种菜的时间,又让洪水帮助施了一次肥,收入比大田地还多。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有不少,比如苦瓜味道很苦,原来没人吃,但当知道它能败火、清热,就做成一道很好的菜。这告诉我们:许多事物在没被认识和利用之前,可能是沉重的包袱,但认识了它的规律,并能驾驭这种规律时,包袱也就变成了财富。
认识了的东西不一定能驾驭它,但要千方百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达到驾驭的目的。常树林子乡过去也知道辽河7、8、9三月是洪水泛滥季节,其他时间平安无事,但这“其他时间”多是寒冷天气,当时没法种庄稼,发明了塑料大棚后,在东北出现了“霜期农业”,他们才有了办法。这个乡先种高粱、后搞塑料大棚的经历还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驾驭这种规律、征服世界,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科学、新技术,不断地去创造、去征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