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文化扶贫在于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0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一缕

  文化扶贫在于都
余清楚王文平
地处赣南腹地的于都县,以文化扶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闻名,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
于都是红军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还是国家定点的贫困县。文化馆馆长曹景正1983年走马上任后便想:自己是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虽然不能直接帮助农民生产粮油,解决温饱,却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农民输送科技信息,传播种养技术。
于是,他确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在全县农村建立一支文化户队伍。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第一期农村文化户培训班开学了。不久,第一批学员培训后回到乡村,又一批青年农民被选进培训班学习,加入了文化户的行列。
水滴可以滋润干涸的土地,火种可以燃起燎原烈火。文化户的所作所为在精神食粮缺乏的山区无疑似水滴如火种,激发了人们多年蕴藏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这项活动出人意料地迅猛发展起来了。据统计,于都现有各种类型的文化户3826户。他们活动形式广泛:有的办科技墙报,有的办书报阅览室,有的办农民夜校,有的传授科技知识,更多的是以文艺形式如表演采茶戏、放映电影、举办故事会和利用民间艺术等宣传新人新事和社会新风尚。老区的群众文化生活变得活跃了,文化户成了老区农村精神文明的使者。
于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早在2000多年前唢呐就“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60年前,红军长征“夜渡于都河”,在贡江两岸,客家人吹起唢呐送别亲人。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于都唢呐主要服务于民间的人生礼仪和迎神赛社,还有的用于丧事、修谱、做“道场”。这种愚昧落后的文化,束缚着人们改变贫穷面貌的思想和志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于都县文化馆将农村唢呐乐手组织起来,开办唢呐培训班,对唢呐乐手进行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做到“三不”:封建迷信活动不参与,宗族姓氏活动不参与,大操大办宴席活动不参与。培训结束后,根据乐手的吹奏技巧、演奏曲目的质量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分别发给一、二、三级“演奏证”。
在曹景正和同事的精心指导下,一批新的“客家唢呐手”逐渐成长起来。全县已有800多个唢呐乐队,2130多名唢呐乐手。现在,于都县已是乡乡有唢呐乐队,村村有唢呐乐手,四季都可听见唢呐声。
为了改变老区农村那种听天由命、故步自封等愚昧落后的思想,曹景正又将文化扶贫的目标,盯在“报刊下乡”上。1995年10月,于都县文化馆率先创办了“百报博览长廊”,全国180多家报纸张贴在130多米长的装修美观、便于阅读的报廊里,每天有千余人次的读者驻足阅览,其中不少是来赶集的农民。入夜,报廊灯光通明,看报人沿报廊排成了长队。当地群众自豪地说:“百报长廊”是我们农民老表信息的窗口、知识的源泉、生活的益友。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仅半年多时间,于都县农村报廊已建起大小60多座,总长达1120多米,张贴着全国110多家报纸,把报廊办到了农民家门口。
曹景正说了一段含义很深的话:“治穷先治愚,扶贫要扶本。只有从根本上铲除贫困的根基,人们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的羁绊,踏上致富的坦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