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说“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0
第7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说“喂”
章仲锷
按词典释义,“喂”是指给动物或给老幼病残的人往嘴里送食物。可见,喂的对象多是异类或不健全的人。但这个字也有词典上未收而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含义与上述相反或颇为微妙的,值得探讨。
例如:“喂招”和“喂球”,意思差不多。前者指练武术双方过招时,为了锻炼对手,故意“卖个破绽”,使他能尽情施展招数,打个痛快(西洋拳击的陪练或叫靶子,大概也是这样的角色);后者则指球场上的配合,前卫传(喂)球到位,前锋临门怒射(这是足球)或跃起扣篮(这指篮球)或“钉地板”(排球),感到很舒服,很默契。总之,被喂的往往是强者,是星腕,是最佳射手、投手和扣手,喂球的则是配角。至于平时训练专司“喂招”、“喂球”的陪练们,例如中国乒乓球队里专门模拟强敌打法的运动员,中国女排中的男陪练,都是了不起的幕后英雄,平凡而伟大的利他主义者。事实证明,有的球星在省队是金靴射手,到了国家队却很少进球,就是由于没人给他喂球之故。可见“喂”的作用和价值。“喂”,实是一种壮举。
“喂”也有负面的东西。例如现今有“喂稿”之说,就是组织一项活动或召开什么会议,预先写出新闻稿,届时“喂”给到会或未到会的记者们,使之不须费力气便可发稿。当然,“喂”稿的同时,还须“喂钱”(名曰“车马费”,实乃红包),“喂物”(通常称作“纪念品”)。这样“喂”的结果,双方各遂心愿,一方得到宣传披露的机会,一方则省心省力获实利,何乐而不为!但这也“喂”懒了记者,酿成“客里空”(语出前苏联名剧《前线》,剧中有个凭空杜撰新闻的记者,名叫“客里空”)。比如,原本邀请的名人并未出席,预先写入新闻稿也照发不改,细心的读者会从有关消息中,发现这位先生分身有术。甚至非常隆重的会议报道,也出现这种“客里空”现象。
这种“喂稿”岂止惯坏了记者,造成新闻失实;更要紧的是“喂”坏了行业道德和社会风气。因为“喂稿”的继续是“喂钱”、“喂物”,以此类推,当然还可以“喂”评论(实是炒作,自吹自擂),“喂”评奖(实是邀评买奖,沽名钓誉),“喂”作品(实是有偿发表文章和买书号),甚至“喂”出官职,“喂”来批件……“喂”,成了贿买的同义语,腐败的温床。以上被“喂”的对象,倒有些符合该字的本义,都属身心不健全不坚强者,才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填哺,只好听命于喂食者了。我忽然想到北京的填鸭,喂肥了是要进烤炉的。这实是被“喂”的悲剧。
“喂”有正负之分,被“喂”也有高下之别。愿人们崇尚和甘当利他的无名英雄式的“喂”者,鄙视并拒做填鸭型的被“喂”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