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大同面对资源日渐枯竭危机联手培植经济新生长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8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同
面对资源日渐枯竭危机联手培植经济新生长点
本报讯有煤都之称的山西省大同市,面对优质煤资源日渐枯竭的地域性危机,驻地部、省营企业、单位和地方政府打破条块“分而治之”的格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开展“二次创业”,联手培植地域经济新的生长点,已初见成效。
大同是个以煤为主超重型经济结构的城市,年产原煤8000多万吨,占山西省原煤总产量的25%。然而,随着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开采,资源日趋减少,50多万从事煤炭生产、运输及电力生产的产业工人将面临失业的危险和再就业的逼迫。大同市政府居安思危,及时提出了以建立多元化支柱产业为重点的“二次创业”战略构想。地方各级政府和驻地部、省营企业、单位清醒地意识到资源危机带来的利益一致性和“二次创业”的共同责任感,达成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的共识。
驻大同市的部、省营企业和单位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的优势,尽心竭力帮助地方培育和发展非煤支柱产业。近三年来,先后向市县区扩散资金3亿元,扩散产品25项,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2396项,推广新工艺新技术261项。大同矿务局投资上亿元,在广灵、天镇二县各建成一个金属镁厂;近日又准备把18亿元的基建任务、设备配件需求清单提供给地方政府;他们还将以兼并、联合、重组的方式接纳地方破产的企业。大同市各商业银行去年完成资金信贷120亿元,并激活沉淀资金1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山西煤炭运销公司大同分公司,坚持“以煤为媒”,想方设法为地方招商引资。去年签订了18项技术协作意向,其中氖灯、石墨、电机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同铁路分局紧密配合大同市的“二次创业”,凡是市政府签发的协作煤,千方百计先安排、先发运。近两年,大同市政府共筹集7.9亿元资金,投入到64个非煤工业的开发项目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非煤产业的产值增长率比煤炭工业高3个百分点,今年安排技术开发项目和技改项目113个,投资9亿元,将促进大同的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冯天林白玉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