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新技术的采用,加快了采煤,也加快了土地塌陷的速度,地丢了,表土也丢了。兖州人实施“抢土工程”抢回地表土近六十万方——寸土不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2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节地:潜力就在脚下

  新技术的采用,加快了采煤,也加快了土地塌陷的速度,地丢了,表土也丢了。兖州人实施“抢土工程”抢回地表土近六十万方——
寸土不失
王业龙
地是有价值的,土也是有价值的。山东省兖州市的“抢土工程”,便是冲着地表土去的。
兖州煤炭资源富有,矿区总储量达到30.5亿吨,可供开采120—150年。兖州的地下煤层储量集中,且又深又厚,一般厚度都在7—12米之间。
作为有20多年采煤历史的老矿区,煤给兖州人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苦恼。全市每年塌陷耕地都在千亩以上。到1996年底,全市已塌陷的地近16000亩,这对全市耕地仅有57万多亩、人均耕地不到1亩的兖州市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
兖州市土地管理局从1987年成立起,就致力于塌陷地复垦。10多年来,先后复垦土地1800多亩,其中耕地800多亩,养殖水面940多亩,既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也富裕了矿区无地农民。
1994年,采煤技术的提高给兖州塌陷地复垦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这以前,兖州市各矿都是分层采煤,每年采2—3米厚,厚达7—12米的煤层通常要用3—5年才能采完。由于煤炭是分层开采,地表耕地也是逐年塌陷,有关部门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复垦塌陷地,处理地表土。1994年后,各矿都采用了先进的“放顶煤”技术,厚达十几米的煤层一次便可开采完毕。采煤加快了,土地塌陷也在加快。有的耕地采煤后,几个月内便全部塌陷。
一次性深度塌陷的后果是严重的。农民春天种上庄稼,秋天就全叫几米深的积水泡了。令人忧虑的是,这不仅使耕地大面积减产,而且使宝贵的地表土迅速沉陷于水中。
兖州人的目标是:“土尽其用”,“地尽其用”、“寸土不失”,就算地抢救不了,地表土也该保住。为了把每一寸土都抢回来,他们开始实施“抢土工程”。
兖州市土地管理局为了准确掌握塌陷时间,请煤矿根据煤层厚度、煤层与地表之间的深度、采掘面大小、地质构造等情况,算准塌陷的地块、面积、塌陷地与非塌陷地之间的距离、坡度等,这样有利于在土地塌陷之前先把表土抢出来。
为了抢土,兖州市每年要动用挖土机、拖拉机和各种车辆上万台次,把塌陷地块的表层土先运到外面储存起来,堆成一个个土山。地塌陷后,对浅层塌陷区和缓坡区进行回填,上面覆盖厚厚的一层表土,使塌陷区又能改造成耕地。
近3年,兖州出现的一次性深层塌陷,共塌陷了300亩土地,兖州人一刻不误地抢了300亩土。塌陷前,每亩地都要深挖3米土,每亩能抢表土2000方,300亩合计60万立方米,堆起来就是一座长宽各100米、高60米的土山。
用这60万方土,他们回填了20亩耕地,其他的,部分用于平整田地,大部分用于烧砖制瓦。不用白不用,用了这儿的土烧砖,也就节约了别处的土。3年来,兖州人用抢出来的土烧了6000万块砖,相当于节约了75亩耕地。
20亩加75亩,不到100亩。对于拥有57万亩耕地的兖州来说,似乎不算什么,但兖州人不这样看。兖州人说,再多的耕地不也是100亩100亩地加起来的吗?
编后
耕地是宝贵的,表土也是宝贵的,因为表土是耕地生命之所在。
表土是生命的创造物与聚集体。地球上的生命已有30亿年的历史,而土壤的出现还不到4亿年。从裸岩到土壤,经过风化,又经过生物的侵蚀、分解、掺合,日积月累,才完成了演变的过程。
形成一寸表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表土丢失了,岂不可惜!兖州人惜地也惜土,正是他们理解这一点的结果。
人们啊,请珍惜表土这“生命线”的生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