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速度加快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十分严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3
第2版(经济)
专栏: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速度加快
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十分严重
本报讯记者江夏报道:去年河北省发生的大洪水,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太行山水土保持治理区已验收达标的58条小流域却基本无灾。这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的缩影。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40多年来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70万平方公里,其中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7亿亩,栽植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果林6亿多亩,种草保存面积6000多万亩。40多年来兴修的水保设施每年可拦蓄泥沙15亿吨,增加蓄水能力250亿立方米。“三北”、长江中上游等地区的防护林体系改善了大系统的生态环境。特别是1992年全国第五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以后的5年,水土保持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以七大流域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速度加快。5年来,七大江河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在原有16片的基础上,扩展到27片,总面积60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2万平方公里,涉及到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300个县。在国家重点治理区的辐射带动下,群众性的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和水土保持相结合的活动蓬勃兴起。5年来,中央、地方、群众累计投入水保资金70多亿元,完成的综合治理面积占40多年累计完成面积的1/4,5年干了10年的事。
水土保持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海河流域上游的河北省怀来县,在重点治理中大力种植优质葡萄,还组建了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开发出70多个品种,年上缴利税7000多万元,成为全省的利税大户。辽河上游的辽宁省阜新市在多年治理中栽植沙棘林,新建的沙棘油厂年产值1100万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几年来,水土保持已使1000多万人口脱贫致富,重点治理区群众脱贫率普遍在50%以上。
另据权威人士介绍,尽管区域性、局部性治理成效较大,但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从整体上看,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水土保持工作仍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