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保持水土是保证生存的需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3
第2版(经济)
专栏:

  保持水土是保证生存的需要
本报评论员
水土流失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严重挑战。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在全国范围内,以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的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骨干,以星罗棋布的小流域为治理单位,发动亿万群众,开展了规模浩大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保土耕作措施紧密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效。40多年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70万平方公里,还配套修建了大批蓄水保土工程。这些水土保持设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产、扶贫攻坚和减少江河泥沙,保护水土资源永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但是,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仍然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水土保持治理进度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从整体上看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极其艰巨。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洪涝、干旱、风沙灾害,恶化了环境,导致贫困,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保护好水土资源,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领导、各行各业和全社会都应当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意识,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支持、参与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各级政府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保持水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明确了“九五”期间水土保持的主要目标任务,要求基本遏制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同时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上述目标任务,虽然很艰巨,但只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精神,锲而不舍地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为此,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认识到位。要进一步认识水土保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土保持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民族生存,“土之不存,人将焉附”。因此,这项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第二,领导到位。要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必须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把防治水土流失的目标任务列为各级政府领导任期考核内容之一,层层签定责任状,从领导、机构、法制、投入、政策、科教等方面予以加强。第三,投入到位。水土保持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治理进程。国家主要负责跨省区大区域的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地方政府负责区域内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乡、村负责小流域治理。各级政府都要逐年增加对水土保持的投入。第四,监督执法到位。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办事,各地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机构,完善配套法规体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执法队伍。第五,科技到位。水土保持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推广已有的科研成果,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土保持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持之以恒,实实在在地完成“九五”水土保持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