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人机大战了犹未了——记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较量(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4
第7版(国际)
专栏:

  人机大战了犹未了
——记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较量(下)
本报记者王烁
赢了卡斯帕罗夫之后,IBM“深蓝”研制小组取走了70万美元的奖金,几天之后,还有另外一笔10万美元的奖金在等着他们。这笔奖金来自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设立的弗莱德金基金。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弗莱德金1970年出资创办的这个基金设置了三级奖金,第一级为5000美元,奖给第一台达到国际象棋大师水平的电脑的设计者,1981年,两名来自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取走了奖金;第二级为1万美元,奖给第一台达到国际特级大师水平的电脑的设计者;第三级为10万美元,奖给第一台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电脑的设计者。
当“深蓝”小组的核心成员许封雄回到卡内基梅隆大学领取奖金时,这个年轻的华裔科学家一定会有许多感慨。那里是他的母校,1988年,当时还在这里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的许封雄领走了第二级奖金。许封雄进行国际象棋电脑的设计是从1985年开始的,这并不只是业余爱好。他的专业方向是计算机大型并行计算技术,并行计算技术有助于高速处理海量数据并制定最优解决方案,在金融、交通、医药行业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许封雄看来,设计一台采用并行计算技术的电脑并与世界冠军相对抗,本身就是对这一技术的考验。
许封雄参与了“深蓝”“成长”的每一步。他的第一个成果是电脑“芯验”,1988年,“芯验”的下一代“深思”问世,就是这部电脑为他和他的同伴们赢得了1万美元的奖金。1989年他带着“深思”来到IBM公司,4年以后,以“深思”为原型的“深蓝”出世了。在“深蓝”与卡斯帕罗夫的对抗中,许封雄多次坐在卡斯帕罗夫的对面,他的任务是帮助“深蓝”挪动棋子,也代“深蓝”认输或接受胜利。在卡斯帕罗夫去年和今年输给“深蓝”的三盘棋中,有两次是许封雄握住了他伸过来的手。
“深蓝”堂堂正正地战胜了世界冠军。这说明许封雄在电脑设计上攀上了新的高峰。在国际象棋的舞台上,也许我们以后再也看不到人与电脑如此激烈的战斗。IBM从中得到了关于大型并行计算技术的经验,将会在其他许多领域为人类造福,而“深蓝”胜利的意义,在比赛的烽烟散去之后,我们也许可以看得更为清楚。
人们最关心的是,“深蓝”有没有智慧?
对此,“深蓝”的研制者们明确地说,没有,“没有关于直觉的方程式”。
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先生对记者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深蓝”没有智慧,有智慧的是“深蓝”背后那些设计人员,没有这些人,没有输入“深蓝”芯片里的100年来所有国际特级大师的棋谱,“深蓝”就什么也干不成。作为一个计算机专家,吴先生无法想象电脑除了人们的工具之外,还可能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电脑这种工具也许能做许多人做不了的事,但工具就是工具,它没有自发的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吴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仅凭每秒2亿步的运算能力,再加上编得比较精巧的程序,“深蓝”就能与最好的棋手分庭抗礼并战而胜之。可以说,不管这种能力与人类智慧多么不一样,它确实在某些方面构成了对人的挑战。会不会有这么一天,人所能做的大多数事情,电脑用它自己的办法能做得更好呢?
记者采访了原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陈志行先生,他认为,这很难说,但是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必担心会看到这种事情。一是因为目前电脑的运算速度还远远不够。以“深蓝”为例,它的研制者们曾经考虑过能不能让“深蓝”下围棋,很快他们就发现,对于目前的电脑速度来说,围棋是一个过于复杂的系统,于是放弃了这一计划。陈先生自1989年以来致力于电脑围棋程序设计,他所设计的软件“手谈”多次获得世界电脑围棋赛冠军,在电脑围棋领域里的地位与“深蓝”相仿,但是它至今还处于非常幼稚的水平。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将“手谈”的水平提高到他让九个子。可是,“我恐怕看不到这一天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人工智能的水平还很低。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要搞明白人类自己的智能是怎么回事,目前还说不清要多长时间,要在这基础上探索人工智能的前景,那就更是遥遥无期。陈志行先生说,他在互联网络上看到人们讨论要多少年以后电脑才可能与人脑在围棋领域相抗,有人说要1000年,陈先生作为专业人士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他说:“100年吧。”
直接受到打击的无疑是其代表被电脑击败的国际象棋棋手们。但他们对“深蓝”的胜利也有独到的看法。我国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对记者说,这是IBM的胜利,但却不应该对卡斯帕罗夫的失败过多渲染。比赛的主旨不在人与电脑的较量,而在IBM借此进行了成功的科学研究。当记者问及“深蓝”的胜利是否会对国际象棋事业造成冲击时,谢军说,国际象棋电脑有助于国际象棋的普及和推广,因为它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高水平的国际象棋。但它会对顶尖棋手产生冲击,因为从此以后,没有一个全由棋手参加的比赛会被视为世界最强战,这肯定会影响到比赛的商业价值。
“深蓝”的胜利第一次让如此多的人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电脑与人相异却又能够与人相抗的力量,这种力量还会从人们今后的努力中得到滋养从而不断壮大。总有一天,人们所做的大多数事情,电脑能做得更好。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还会许多次目睹类似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对决,人也许会胜,也许会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感到惊慌,因为电脑智能的每一个进展,都要依赖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加深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脑的每一次胜利,也是人的胜利。这次比赛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表面激烈的对抗下,我们看到人与电脑的合作:卡斯帕罗夫的助手中包括一台曾在非正式比赛中战胜过他的电脑;“深蓝”依靠一名国际特级大师来教授国际象棋的知识。所以,让我们平静地接受“深蓝”的胜利,并保持对未来的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