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因无环境标志,我国每年有23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而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环境标志意识还很淡薄——环境标志:握住这张绿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3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热点透析

  因无环境标志,我国每年有23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而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环境标志意识还很淡薄——
环境标志:握住这张绿卡
高巍
南京一家特种涂料厂生产的涂料获江苏省和南京市名牌产品称号。该产品受到澳大利亚客商的青睐。澳方抽样检查结果表明该产品质量上乘,且符合环保要求,准备购进。但由于该产品没有环境标志,交易终未达成。
青岛一家电器公司生产的冰柜在国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有冰柜之王的称号。可是,1996年该产品出口俄罗斯时却受阻。原因是俄方要求产品必须有环境标志,而该产品却没有。
据统计,我国因产品无环境标志,每年有23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在数量和价格上受到不利影响。环境标志以其强大的威力迫使人们去重视它。
面临新挑战:绿色壁垒
随着世界环保浪潮的兴起,绿色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新潮,贸易与环境越来越密不可分。在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取消全球多边自由贸易关税壁垒的情况下,环境标准等技术要求已成为一些国家新的贸易保护武器。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宣布,没有绿色产品或绿色环境标志商品的进口,将在数量和价格上受到限制。这就是当前国际市场上新兴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尚比较薄弱,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仍占一定的比例,这些产品不包括环境成本,因而出口价格较低,具有竞争力,但一些发达国家对这些产品征收环境倾销或补贴税,致使其出口蒙受损失。例如,我国出口到欧盟、日本、美国等地的纺织品、鞋类、家用电器等商品因无环境标志,在数量和价格方面均受到了限制。
1997年2月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每年有74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其中有23亿多美元的商品因无环境标志而受到不利影响,是出口产品因环保因素遭受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外经贸部发展司邱进新认为,要减少出口产品因无环境标志造成的损失,应做如下工作:一是企业要增强环保意识,开发环保产品,积极申请我国的环境标志认证。二是我国环保部门要多和国外环保部门沟通,因目前尚无世界统一的环境标志,我国的环境标志应尽快和其他国家的环境标志达到相互认同。三是我国有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争取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实际水平,而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包括环境标志)标准。
拥有环境标志者,将拥有市场
环境标志是一种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企业特别重视环境标志产品的生产。有关资料表明,德国环境标志产品已达7500多种,占其全部商品的30%;日本环境标志产品有2500多种;加拿大环境标志产品已发展到800多种。在瑞典,民意测验表明,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来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另据报道,40%的欧洲人喜欢购买环境标志产品而不是传统产品。
自1994年5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公布了19项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有46个厂家次共120多个产品通过了环境标志认证。一些有远见的厂家,其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不愁销路,仍主动申请环境标志认证,体现企业的环保意识,树立了企业的形象。一些新产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也纷纷按环保要求设计生产,抢先申请环境标志认证。
企业仍须努力
我国的环境标志工作虽有较大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些企业对环境标志知之甚少。一些企业囿于眼前的利益,不愿申请环境标志认证。因为申请认证,必须开发环保产品,淘汰老产品,这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有的企业想申请环境标志认证,但怕遭受同行的“白眼”而放弃。北京一家妇女卫生巾厂生产出一种不含荧光剂的卫生巾,对皮肤无副作用,符合环境标志要求。当有关认证部门问是否申请环境标志认证时,该厂拒绝了。厂家说:同行业尚无申请认证的厂家,如申请,怕遭到同行的非难,受到孤立。他们不敢当出头鸟。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副秘书长夏青说,现在一些企业出口产品因利益受损,已意识到环境标志的重要性,但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尤其是产品内销企业,环境标志的意识还相当淡薄。要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固然必须生产环境标志产品;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站稳脚跟,也必须生产环境标志产品。企业应放眼未来,积极开发环保产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树立企业的环保形象,争取潜在的市场。
另外,社会各界要给环境标志工作以有力的支持。譬如,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如对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标志产品生产和消费行为给予道义上或经济上的鼓励等等。在财政政策方面,应采用经济手段促进企业搞好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环境标志工作必将得到更多企业的理解和认同,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认识到:谁拥有了环境标志产品,谁将拥有明天的市场。(附图片)
中国环境标志
德国蓝色天使标志
加拿大环境选择标志
日本生态标签
北欧委员会环境标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