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永不凋谢的山花——访身残志坚的乡村女教师程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永不凋谢的山花
——访身残志坚的乡村女教师程秀
李皑
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来到广东省信宜市茶山镇塘坑村,采访了一位“身残志坚,义务办学”的乡村女教师程秀。
程秀今年38岁。1976年,程秀高中毕业回到家乡信宜市洪冠镇翻稿管理区任小学代课教师。197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信宜磷肥厂工作。1981年11月25日,她所在的生产车间突然发生爆炸事故,程秀被严重烧伤,美丽的容颜被无情的大火烧毁了,手指也被烧掉。至今,她全身75%以上的皮肤仍留下累累伤痕,被大火烧伤的后遗症还时常发作。
程秀平时喜欢吹拉弹唱。一天,她正在房里用口琴吹奏一曲《高山流水》,悦耳的琴声把一群天真活泼的山娃娃吸引到窗下。程秀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问他们为什么不去上学。孩子们说:“学校不招收我们!”原来,管理区小学规模小,无法容纳所有适龄儿童入学。程秀试探着问:“阿姨教你们读书识字,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1986年春季,程秀在塘坑村办起了茶山镇第一个全免收学费的学前班。她利用自家的厅堂做教室,她的丈夫则上山伐木,精心做了几条长凳和课桌。方圆数公里的30多个孩子高高兴兴地跨入程秀家门,接受严格的启蒙教育。
失去十指的程秀,只能用绳子将粉笔捆在残掌上,非常吃力地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字。她想,如此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她与丈夫商量,要在残掌上做手术。连医生都劝她,别在愈合的伤口上再次创伤。可程秀态度坚决,医生只好在她的残掌上用钢针打开缺口,再造“手指”。疼痛,使程秀几度昏迷过去。她却顽强挺了过来。此后,程秀不仅可用残掌教孩子们写字,还能自己做饭、洗衣服、织毛衣……
山里的人家农活多,有时连孩子的正餐都来不及做。程秀就把孩子们留下来,亲手给他们做可口的饭菜。考虑到山里人生活并不宽裕,程秀办学不但不收分文学费,还经常自己掏钱购买学习用品,无偿送给孩子们。程秀家门前有条小河,孩子们上学总要涉水而过。雨季,程秀的家就成了一座孤岛。每逢这个时候,程秀就把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背到对岸去。
寒暑易节,春去秋来。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前往程秀家中求学的孩子来了一批又一批。每当提起程秀,善良的山民们心中就涌起无限的感激之情,称赞她是“一朵永不凋谢的山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