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挤水分与泼冷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9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老乡”月谈

  挤水分与泼冷水
夏珺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乡镇工业近年来发展规模急剧扩大,在全国工业中的份额显著提高。有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数据支撑这一判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数据是在将销售收入一百万元以下的和不符合工业企业要求的二百二十多万个乡镇工业企业排除后得出的。据有关资料,乡镇工业产值挤掉了百分之三十九,工业增加值挤掉了百分之二十四。因此,可以说普查结果的数据是挤掉了“水分”之后的“干货”。
关于乡镇企业数字的“水分”,一直是个有争议的敏感问题。过去有种说法,既有多报的,也有少报的,多少相抵,数字基本上还是准的。这种说法毕竟太笼统,缺乏定量分析。此次全国工业普查采取了科学、严密的手段,并挤掉了前述的水分,得出的数据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也为关于“水分”的争论画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据笔者所知,多报乡镇企业产值、利润的虽不能说没有一个是企业所为,但大多数是“政府行为”。有的地方基层政府为了出“政绩”,逼乡镇企业多报产值、利润。有的企业报了几次数字,领导仍嫌太低、太慢,企业的厂长、经理无奈,只得由着领导的好恶虚报交差。于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形成恶性循环。
虚报数字是恶劣的欺骗行为。发现虚报的,应将其水分挤掉,恢复其本来面目,并对造假者做出严肃处理。但也有的人因一些地方、企业上报的数字有水分而歧视乡镇企业,甚至因此怀疑、否定乡镇企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是不利于乡镇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尤其在广大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乡镇企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步履维艰,需要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满腔热忱地去扶持、帮助。对于他们在发展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缺点、问题,要及时指出、严肃批评、坚决纠正,目的是鼓励其走正道,健康发展,而不能兜头一盆冷水将其发展热情打下去。这么说并不意味着笔者主张姑息、纵容乡镇企业虚报数字,恰恰相反,对数字造假者无论是“政府行为”还是“企业行为”,一律要严惩不贷。我相信随着统计方法、手段的日趋科学,各项制度的日益完善,统计数字造假问题不难解决。最为重要的是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有正确的态度,水分务必挤掉,冷水决不能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