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弘扬民族精神探寻上古舞韵——评大型上古神话系列舞蹈《龙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7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弘扬民族精神探寻上古舞韵
——评大型上古神话系列舞蹈《龙魂》
徐尔充
由陈延荣编导、山东省艺术学校演出的《龙魂》,取材于我国上古神话传说,全舞以“龙腾九天”为序幕,由六个相对独立完整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段落:“盘古开天地”、“伏羲与女娲”、“精卫填海”、“黄帝出世”、“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组成。作者精心选取并突出了这些为我国广大群众所熟知的神话传说中的思想精华,突出表现了蕴涵其中的我华夏民族自古至今一以贯之的开天辟地、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和求生存、求发展,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所有这些,不仅能进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更能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凝聚力。这在五洲争说回归,华夏百年梦圆的时刻,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是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思想情感,那时的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劳动、狩猎、战争、祭祀、娱乐和爱情。可以说,远古先民们没有一项重大活动能离得开舞蹈。正因为如此,运用舞蹈艺术来表现先民们的生活和斗争可算是一种最佳选择。但是,没有文字,甚至连语言都不健全的上古时代,离我们毕竟太遥远了,那时的人类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人类的舞蹈又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这也就是上古神话传说虽然瑰丽多彩、动感很强,但是至今还没有多少成功作品问世的原因所在。
陈延荣是一位很勤奋并具有探求精神的编导,从80年代末即开始对中华文明史和上古神话以及原始舞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近年已有20多篇舞蹈文化探源方面的文章发表。在《龙魂》创编过程中,她潜心琢磨,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岩画和国内外原始舞蹈素材和舞蹈起源发展的文物考古资料,从中寻找舞蹈创作的根据。经过艰苦努力,终于通过舞蹈形象将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搬上了艺术舞台。所以,当我们看到作品中的“狩猎舞”、“篝火舞”、“干戚舞”以及连臂踏歌等舞段时,就会自然想起古籍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记载,以及云南、广西、内蒙古等地古岩画中的人体动态形象。历史感和真实性奠定了这部作品成功的基础,这是那些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的作品无法与之相比的。
这部系列舞蹈有不少精彩片段:前面提到的序幕——龙舞是点睛之笔;接着是盘古开天地,但见这位巨人,挥舞石斧,开天辟地,然后挥洒着自己生命的血浆,化作日月,化作山河,化作万物精魂……大无畏的气概和献身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女娲造人”情节性、舞蹈性俱佳,且富神话色彩。特别是当女娲用黄泥捏好一个个小人形之后,挥手用水一洒,一个个有生命的小孩儿立即活蹦乱跳起来,可谓奇妙的一笔。黄帝出世,气势恢宏;羿射九日,妙趣横生。总体而言,整部作品,基本把握住和体现出了一种质朴、厚重、古拙的风格。
反映我国上古先民的生活和斗争的舞蹈作品本来就不多见,而这部作品竟然主要出自一个中等艺术学校就更加难得。我十分钦佩,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民族舞蹈文化的今天,山东省艺术学校(山东省戏曲学校)主要依靠本校师生的力量,创作演出这样一部大型系列舞蹈的决策和付出的创造性劳动。这不仅反映出他们弘扬民族舞蹈文化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表明他们在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结合上也取得明显的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