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落潮终有涨潮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8
第3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落潮终有涨潮时
张国成
从5月上旬开始,日元升值风先从欧美刮起。9日,纽约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比价升到119∶1时,东京外汇市场已进入周末休假。5月15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比价一度升到115.60∶1。考虑到前个周末还是122.84∶1,再联想到5月1日还是127.37∶1,人们不得不对日元如此升法感到吃惊。
近20多年来,日元对美元比价虽然时有升降,但总体趋势是上升。1995年4月,日元对美元比价出现79.75∶1的历史最高值后,开始回落。历时2年多,终于落到了127日元左右。即使是在这2年中,很多人也坚信“落潮终有涨潮时”。其最主要的理由是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就像一匹野马,全得靠日元高汇率这条缰绳勒着。缰绳一松,顺差就会猛增,一轮新的日美贸易战将重新燃起。因此,这根缰绳松到一定程度,势必要再度勒紧。
人们的这种感觉没错。衡量日本贸易顺差是否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的标志是日本经常性贸易收支顺差与该年度日本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统计表明,1995年随着日元汇率狂升,日本贸易顺差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也逐月下降。到1996年这个比率已降低到1.4%。但是1996年后,随着日元贬值,一度被勒紧的缰绳放松了,于是,日本出口大幅度反弹,顺差也扶摇直上。
据今年4月份日本贸易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日本出口增加了20%;进口只增加了2.3%。经合组织根据目前日本的出口态势,估计1997年度贸易顺差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将上升到2.0%。循此发展,到1998年将达到2.5%。经合组织把2.5%这一比率看成是导致日美贸易摩擦激化的“警戒线”。为使已趋和缓的日美贸易摩擦不再重新激化,从目前的情况看,只有使日元适度升值。
以往日元升值,都是在日本不情愿的情况下,由美国干预市场而实现的。值得玩味的是,这次是日本采取主动,美国却没说什么。4月,桥本首相访美时向克林顿保证日本不追求巨额贸易顺差,希望实现“以内需为主的经济景气”。但他又担心日元过度贬值使他的保证泡汤。本月9日,日本大藏大臣公开表示将对日元过度贬值“进行干预”。10日,他又对纽约外汇市场日元升值“感到高兴”,并认为升得还不够。日本大藏省负责官员公开作出估计,明年日元对美元汇率将升至103∶1。金融投机家们从日本政府对日元汇率走向的这种意图中显然揣摸到了什么,于是开始抛美元,买日元,外汇市场日元价格哄抬而起。因此,舆论把这次日元升值称为日本政府“口头干预”的结果。
日本政府的这种做法至少是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日本对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信誓旦旦地保证,日本要把传统的出口为主型经济变成“内需为主”。如果由于日元的低汇率使日本经济依旧走出口为主的老路,必将失信于人。第二,日本目前在发展“内需为主”的经济方面还没上路。巨额财政赤字使日本政府不得不削减振兴内需所不可缺少的国内公共投资,金融系统也还远未理顺。这样就造成内需还未上路,外需又已抬头。内需上路非一日之功,最简便的办法就是使日元升值,遏制出口势头。第三,日本政府确想通过改革使日本经济重新走上一条协调发展的道路。如果任凭出口扩大,顺差猛增,那么,不仅日本经济仍将重复80年代的老路,而且也会给拟议中的改革增添新的阻力。综合以上因素,日本认为通过日元升值,给出口势头刹车是当务之急。
当然,此次日元升值,也同日本10年期债券的利率9日出现5个月来的最高值有关。这种情况造成了日美两国长期债券利率差缩小。一些进行外债投资的金融公司担心利率差缩小使收益受损,而大量抛售美元。但这个因素受制于日美两国经济的总体对比与消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