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真空杯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9
第2版(经济)
专栏:

  真空杯的故事
本报记者赵相如
他拿着一只锃亮的全钢真空杯在我面前一放,说:“你别看是一只杯子,好像很普通不起眼,可它能保温20多个小时,不漏水、不怕磕碰,生产出来要经过38道工序。眼下每个月有4万只进入日本和韩国市场。”
他叫程文泉。在90年代初,当他一见到这种真空保温杯时,就断言:中国人爱喝茶,爱喝热茶,这个杯子有可能进入城市每个家庭。他立即组织公司技术人员攻关,碰到技术难题,他就去找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经过努力,程文泉在自己的生产基地——浙江省永康市万事达公司搞成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全部花费只需1300万元,生产出来的真空系列保温产品与国外生产线生产出来的质量一样,价格便宜得多。
在万事达干了两年半的一个技术骨干要自己办厂离开公司,程文泉很豁达地说:“我不舍得你走。如果你要走,我无法阻拦。”半年以后,这个技术骨干搞不下去了,又来找程文泉想回来,程文泉说道:“好啊,你回来吧,我欢迎。”他依然予以重用。他重用科技人员的结果是:在很短时间里,什么家庭式、办公式、旅游式、情侣式的各种各样不锈钢真空保温杯、保温瓶、焖烧罐、饭盒、磁化保温杯等产品陆续诞生。万事达的保温杯装置了一种保险塞子,开关随意,盖子可当茶杯,在行车颠簸时,喝水完全不受影响,这种保险塞子还申请了国家专利。
程文泉为总经理的万事达公司,才一百来人,去年的销售额2200万元,人均创利税近2万元。不就是一只杯子吗,老程认为大有文章可做,如今他在杭州又办起一个分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