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施拉普纳走近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6
第8版(体育)
专栏:人物

  施拉普纳走近中国
本报记者汪大昭
当克劳斯·施拉普纳重新在中国足坛亮开嗓门的时候,这位德国教练已经57岁。
在足球运动十分发达的德国,连贝肯鲍尔都承认施拉普纳的名望。在足球运动相当落后的中国,他却成了洋教练难能成功的典型。如果说五年前他刚刚踏上中国的绿茵场时,从情感到理念都是那样的陌生,如今,他已经大步走近中国。施拉普纳正在了解中国足球,可中国足球也许仍然不大理解施拉普纳。
施拉普纳通常十分乐意接受采访,谈话的内容“干货”居多。“1992年我来到中国的时候,你们的足球改革才起步,情况根本无法跟现在相比,可以说相当困难。但是,同中国足协之间的合作和努力,使我一直保留着深刻的印象”,这位来自德意志的老头对往事记忆犹新。
执教甲A新军前卫寰岛队,毕竟不同于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可施拉普纳坚持认为,一名职业运动员的行为规范对其在足球生涯中的成就有着重要影响。老纳讲起检查球员宿舍的一段故事,“一进门,我就闻到了烟味。球员先是不承认吸过烟,又说是刚才有朋友来串门,一边说,一边背着手往后藏。直到床底下的烟蒂冒出烟来,才没话说。唔,这很不好。”
施拉普纳最恼火的是一些中国球员缺乏自律,他捏起三个指尖在桌面上戳戳点点,说:“打麻将没关系,随便玩玩就是了。如果打到深夜三四点钟,怎么可能有精力练球?”
从国家队到俱乐部,施拉普纳把中国足球的现状看得明明白白。人们最需要的是他能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他至今还无法解释中国球员在场上的许多表现。“前卫寰岛队今年几场比赛有那么多机会,包括对大连万达队的比赛也占有优势,就是没能破门得分。球员能从40米远把球传得很准,可门前不到10米的距离内居然不是踢高,就是射偏。”老纳涨红了脸,用汉语大声问:“为什么?为什么?”
施拉普纳的足球用语中好像不存在“防守反击”,就像他时常用“豹”的精神激励球员一样。他的足球思想或许可以用“一往无前”来概括。“中国队在世界杯外围赛第八小组中可以拿到16分,也就是主场全胜,客场二胜一平”,话语中不但充满着乐观和自信,而且流露出对中国足球的一份真情。
几个月来,他在中德两方奔走,创办了浙江施拉普纳酒业公司,将德国生产的啤酒投放中国市场,利用所获利润组建施拉普纳足球队。这支球队将在中国选拔数十名青少年球员,送往拜仁慕尼黑等德国著名俱乐部深造。他坚信中国人一定能踢好球,中国的孩子们一定能掌握先进的足球技术。
杯中斟满了“施拉普纳”牌的德国啤酒,老纳举杯,用汉语有力地说:“拼搏!雄起!”(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