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厦门:说不完的环保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6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厦门:说不完的环保故事
黄振中 孟范例
来到有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市,马上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里空气像过了滤,大街如同水洗过。天蓝水碧,大地似锦。衣领几天不脏,皮鞋几日不用擦。用几个统计数字更能说明问题:这里大气质量优于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海域水质达到一类海水标准;区域环境噪声为58.2分贝(A)。优美的环境令人赞叹不绝,这里有讲不完的环保故事。
花一亿二请回鹭鸟
昔日厦门的环境有它痛苦的一页。1971年的围海造田,把市区八景之一的篔筜湖变成了一个死湖。周围20万人的生活污水和几百家工厂的工业排放污水,使篔筜湖变黑发臭。飞禽远走,鱼虾绝迹。近年来,厦门市把治理篔筜湖当作重点,建成一个大型污水处理厂,清挖湖底污泥230万立方米;修筑导流堤,利用潮汐水位差将西海域的海水引入湖内,恢复其自净功能……如今,篔筜湖变成美丽的公园,花团锦簇,大地铺绿。鱼虾游回湖,众鸟回归。据说改造篔筜湖厦门投入了1.2亿元资金,有人形象地说花一亿二请回鹭鸟。今天在湖中央托起一尊石雕白鹭女神。女神的肩上站着一只白鹭鸟,它已成为厦门的标志。
环保局长打官司
厦门每一项环保成绩的取得都是奋斗来的。全市领导的决心大,环保主管部门的骨头硬,敢于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作斗争。环保局长吴子琳打官司就是一例。一个台商在集美学区的厦门水产学院渔业机械实习厂房内设立分厂,从事黄铜质管道阀门等设备的生产,对大气产生污染。环保局对该台商多次进行教育无效,于是作出停产决定。台商不服,遂向法院起诉。吴局长在法庭上据理力争,这个设厂污染环境的台商败诉。最后法院宣判:厦门市环保局的决定事实清楚,符合法律规定。环保局长打赢了官司。
一路撒沙土赔进一辆车
厦门市有一项规定,汽车在路上撒沙土,按面积多少罚款,一点情面都不讲。有一辆汽车装载的沙土撒了一路。环保部门按规定丈量面积,作出罚款20万元的决定,车主几乎赔进一辆车。现在出工地的汽车,不仅要保证路上不撒土,而且四个轮子都要清洗干净才能上街。
厦门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定,不许在街上吃橄榄,台湾同胞对此很敬佩。他们回到台北说:厦门能做到上街不吃橄榄,台湾就做不到,这一点就比不过人家。
孩子们书包里多了一本书
与外地学生不同,厦门中小学生书包里多一本环保课本,这是教育局和新华小学等编写的。课本里讲环保知识和法律、规定;讲环境与人的关系;讲如何保护环境等。深入浅出,生动具体。孩子们学了就做,经常到公共场所捡垃圾。他们还参加环保知识讲座,参加环保夏令营;到海岛进行地质、海洋生态教育实践活动等。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收到实效。厦门市教委被评为全国环境教育先进集体,新华小学的陈胞与被评为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全市形成了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环境教育立体格局。市教委与环保局还先后举办10期教师环境培训班,共有500多人次的教师参加培训。
二十年不用担心垃圾“围城”
谈起厦门的垃圾颇有一番话可说。这里的环卫工人的工作真正被看成是光荣的岗位,主管部门不是光口头上喊“脏了我一个,清洁千万家”,而且实实在在让他们在待遇上得到好处,其荣誉和工资待遇都很有吸引力,不少人争着当环卫工人。这里垃圾的处理也是一流。当设计投资2.2亿元的垃圾焚烧场报告送进市府大楼时,有些人曾摇头,说厦门生活垃圾处理率已达95%,何必再做这么大的投入。市长说:按厦门人口现状,无需将其规模搞得这么大,但我们面对的是21世纪,面对的是特区的未来。现在,许多人都说垃圾焚烧场和东孚垃圾填埋厂建成后,厦门在以后20年内都不用担心垃圾“围城”。
白鹭有个舒适的家
厦门市区的对面有个大屿岛,岛上绿树成荫,白鹭在林中繁衍生息。一段时间常有人上岛去侵害白鹭。环保局四处呼吁,请新闻单位曝光,还邀请记者办摄影展,进行保护白鹭的宣传。市人大对此十分重视,人民代表开会讨论为“白鹭”立法。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把大屿岛定为白鹭自然保护区,归市环保局管辖,并于1995年11月颁布了《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如今岛上已派驻守岛人员,他们领着黑黄两只猎狗日夜巡逻,保护白鹭。谁要上岛必须取得环保局同意,连记者去采访也得事前申请。最近中华环保世纪行的8名记者上岛时,在树丛中看到一个个低矮的鸟窝,一只只白鹭从鸟窝里飞进飞出,发出“咔咔”的叫声。显然,这里是白鹭最理想的家园,最安全的栖息地。
厦门的空气可以“出口”
人们下了飞机,在机场上就感到空气清新。有人说,厦门的空气比许多大城市好许多倍。这一点也不夸大。连外国人都说,厦门的空气可“出口”。市环保局吴子琳讲了一件有趣的事。西北有一位患气管炎的环保局长到厦门出差,他本想到医院看看病拿点药吃,因为忙顾不上去医院,也未吃药,可是气管炎竟然不治自愈。这位局长离开厦门时对厦门环保局的同行说:“你们这里的空气可以治病!”
鼓浪屿的空气更好。岛上工厂大都外迁,剩下不多的也是轻型、无污染。尽管这样,市里规定还要全部迁出。鼓浪屿全岛实现了烟尘控制。岛上气化率达91%,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2%,人均公共绿地9.7平方米,各项指标已达或超过园林城市标准。大气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均达一级标准。夜间尽管有四周风浪声,但仍保持在46分贝左右。金黄色沙滩洁净如画,海域水质达国家二级标准。
厦门环保故事实在说不完,还有“错把工厂当公园”、“白鹭陪市政府干部办公”等等。如果将这些故事拍成电视连续剧或画成连环画,那就更迷人了。
厦门,环保的活教材,环境保护的一部书。(附图片)
(上图:鼓浪屿一角。左下图:白鹭女神石雕。下图:小学生假日在公园里捡垃圾。照片均为本报记者黄振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