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超级芯片缘何受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9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漫话

  超级芯片缘何受挫
本报记者张勇
微处理器,也称芯片,是个人电脑的“心脏”,其功能的大小决定着电脑等级的高低。因此,让电脑拥有一个高速度的处理器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芯片业中占垄断地位的是英特尔公司,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英特尔的“×86”和奔腾微处理器并不是最先进的,其速度低于数据设备公司的“阿尔法”微处理器。然而耐人寻味的是,阿尔法1996年的市场份额只是0.1%,与英特尔的92.8%有天壤之别。
阿尔法今天的命运与数据公司的决策失误有一定关系。阿尔法诞生于1992年,按理说,它可以给亏损严重的数据公司带来新的希望。事实上,希望已经在招手。当阿尔法尚处于雏形时,苹果电脑公司就对它寄予厚望,决定采用这种芯片,以保持其电脑产品的技术优势。但数据公司前总裁和创始人奥尔森对阿尔法毫不重视,拒绝了苹果公司的要求。他仍沉湎于80年代与IBM公司抗衡的辉煌,并犯了一个与IBM同样的错误,迷恋大型机而忽视个人机。商机转瞬而逝。不久,苹果公司宣布采用IBM生产的芯片,这时,数据公司才意识到犯下了一个无法估量的错误。试想,如果阿尔法有苹果公司作为用户,那么它的市场占有率就可达3.4%,仅次于英特尔;另一方面,以阿尔法的技术优势,苹果公司或能避免命运不济的状况。
1992年6月,在公司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奥尔森被迫下台。接替他的帕尔默立即着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意欲大打阿尔法这张王牌。但他没有料到,阿尔法通往市场的道路竟是那样的艰难和曲折。
帕尔默上任两周内,就投资4.5亿美元建立了一家芯片厂。他还希望找一家大芯片生产商,借用其生产能力和市场,尽快地把阿尔法推向市场。他首先找到了英特尔。后者十分清楚阿尔法的技术优势,但却拒绝生产这种芯片。理由是:其一,英特尔的芯片行情火爆,供不应求;其二,生产阿尔法,就会使英特尔自己的芯片设计和生产陷于困顿。用英特尔公司总裁格洛夫的话来说,英特尔与阿尔法“不相容”。
在其他几家芯片厂商门前,阿尔法也相继碰壁。在此后的三年,由于微软公司专为阿尔法芯片设计的“视窗NT”版本存在严重缺陷,使得运行该软件所需内存太大,从而大大提高了阿尔法芯片电脑的成本,使其难以进入市场。但是,数据公司并没有气馁,而是着手开发一种翻译软件,最终使“视窗”操作系统可以在阿尔法芯片上运行。此外,它还对阿尔法不断投资,在保持其技术领先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去年夏季,数据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努力,游说各大电脑公司使用阿尔法芯片,结果又一次受挫。虽然阿尔法的速度是奔腾处理器的2倍,但各大电脑公司还是不愿冒险采用阿尔法芯片。康柏公司估计,如采用阿尔法芯片,它将至少花费5亿美元改造其生产设备,更主要的是,英特尔几乎垄断了芯片业,使人怀疑阿尔法芯片的市场前景,况且英特尔曾宣称,今年5月推出的“奔腾2型”将在技术上大大缩小与阿尔法的距离。康柏公司认为,“从技术上讲,阿尔法优越,但从市场上讲,英特尔优越。”
不过,数据公司还是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绩:三星公司同意生产阿尔法芯片;德国一家电脑公司决定再次采用阿尔法芯片,虽然它曾为此遭受过商业上的失败;最新的消息说,数据公司正在状告英特尔在其“奔腾2型”芯片上盗用了阿尔法的技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阿尔法的前景将可能出现大的改观。
阿尔法能否找回自己的位置,且让我们拭目以待,但今天,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项尖端技术为何被搁置了多年?这其中除决策失误外,恐怕还有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背景,正如美国《商业周刊》所说,任何新技术,无论多么突出,都越来越难以逾越垄断者的壕沟。这就又一次印证了马克思曾经指出的,资本主义的垄断阻碍技术进步的发展。今天,这种现象又发生在追求更快更强更好的电脑业内,不能不令人重视和深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