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日日夜夜——北大附中交响管乐团访台日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9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难忘的日日夜夜
——北大附中交响管乐团访台日记
编者按:4月2日到8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交响管乐团一行58人应台湾嘉义市立文化中心的邀请,参加该市第五届管乐节。据了解,这是祖国大陆第一支中学生管乐团赴台演出。他们在台湾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台湾之行也给这些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小乐手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这其中既有美丽旖旎的台湾风光,也有热烈友好的演出盛况;既有同龄人之间真诚的交流,也有参观游览留下的深刻感想。我们编辑整理了史晓莹、徐超颖、徐琳、骆川、王洁、张一鹏、程娜等几位同学的日记以飨读者。
4月3日星期四
今天是我们到达台湾、到达嘉义的第二天,不过却是第一次看到台湾嘉义的风光。上午,我们参观了台湾久负盛名的光泉牛乳厂。下午,我们来到台湾省立嘉义高级工业职工学校参观,就感受到了台湾对教育的重视。嘉工校园很大,甬道绿树成荫,教学楼的墙上爬满了开着粉花的植物,优美的教学环境中成长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嘉工在七个工业项目上为嘉义、为台湾输送着优秀的技术人才。和嘉工的同学走在花园般的校园里,我们彼此打开了话匣子,谈论的已不只是学习,还谈音乐、打球、交通,甚至还有逛街、购物。在短短的两小时里,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我们乐团的男生还和嘉工的男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临别时,大家互送礼品,互留地址,合影留念。那种依依不舍的场面,真让人难以相信我们是初次见面的朋友。
4月4日星期五
今天晚上,我们将进行首场演出。上午9时,我们集合去嘉中进行离开北京以来的第一次排练。
到了嘉中,我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我们国家的一级指挥李美珠老师、日本指挥儿玉健一老师、本校的周兰老师分别给我们排练了将要演奏的曲目。排练休息的时候,我们和嘉中的同学还进行了交流,互赠了礼品。排练结束后,同学们满面笑容离开嘉中,从同学们的笑容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演出成功的场面。
首场演出的地点在嘉义市文化中心广场。演出开始前半小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广场上的人也少得可怜。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这么坏的天气,没有人看可怎么办?”没想到老天也有心助我们一臂之力,就在演出开始前几分钟,雨停了,广场上也坐满了观众,还有没有座位就坐在台阶上、地上的观众。嘉义市市长张女士也来观看演出,我顿时心花怒放,就等着到时候好好发挥了。
我们在前半场首先演奏了《东北民歌联奏》、《太阳出来喜洋洋》、《北京喜讯到边寨》、《文成公主》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曲目,后半场的《春的欢悦》、《卡门》等曲目带有很强的交响性,爵士韵味浓厚。上、下半场曲目风格迥异,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曲结束,掌声雷动。当我们演奏最后一支曲子时,台下的欢呼声响成一片,观众们一边随着曲子的节拍拍手,一边翩翩起舞。台上、台下仿佛沸腾了一般。我们的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时,只能听到欢呼声和掌声,所有观众起立齐呼“加演”!很多市民给我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的友好与热情。
4月6日星期日
今晚我们在一个大公园的露天舞台与嘉义市立文化中心管乐团合作进行了这次台湾之行的最后一场演出。上半场我们演奏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乐曲,下半场由嘉义市立文化中心管乐团演奏。演出的最后阶段,是我们和嘉义乐团联合演奏,第一首是由我们学校周老师指挥的民歌《白牡丹》,文化中心的指挥带领台下的观众即兴演唱。最后一首是由文化中心的指挥来指挥的《中国一定强》,并应观众的强烈要求演奏了两遍,观众们合着音乐的节拍,拍手唱和,场上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为本届管乐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肯离去。我们也争着合影留念,让这难忘的一夜永远留下来。
4月8日星期二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此次台湾之旅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记忆:从台北繁华的市区到嘉义的大街小巷,从阿里山的片片绿荫到高速公路旁的棵棵棕榈,从热情的嘉义市民到友好的台湾同学,这一切的一切,都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我们依依不舍地登上了离去的巴士,对着那些亲人般的人们挥手再见,对着这座美丽的小城嘉义挥手再见!(附图片)
图为北大附中交响管乐团访台时的合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