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请鲁迅“三谈香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9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请鲁迅“三谈香港”
楼宇然
70年前的1927年,鲁迅先生曾先后写出《略谈香港》、《再谈香港》两篇杂感。写下了香港在英帝国殖民统治下的黑暗、愚昧、霸道。在《略谈香港》中他谈到对香港的印象:“第一条我们一目了然,知道中国人还在那里被抽藤条。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他还写到在香港带着书籍的人的困难,因为一不小心会被指为“危险文件”。在《再谈香港》中鲁迅感受更为深刻。那是1927年9月28日鲁迅带着几只书箱、衣箱乘船到港,次日就挨了“查关”的种种麻烦。他感受到在香港和广州的“查关”不同:“我出广州,也曾受过检查。但那边的检查员,脸上是有血色的,也懂得我的话。每一包纸或一部书,抽出来看后,便放在原地方,所以毫不凌乱,的确是检查。而在这‘英人的乐园’的香港可大两样了。检查员的脸是青色的,也似乎不懂我的话。他只将箱子的内容倒出,翻搅一通,倘是一个纸包,便将包纸撕破,于是一箱书籍,经他搅松之后,便高出箱面有六七寸了。”更令他气恼的是,一把连柄长仅五寸三分的小刀,竟被检查员说是“凶器”;一盒蚊烟香也被指斥是“古怪”的。船上的茶房将这翻箱倒箧的事,归咎于我自己,他说:“你生得太瘦了,他疑心你是贩雅片的。”文章结尾鲁迅发出了对香港统治当局的强烈愤慨:“香港虽只一岛,却活画着中国许多地方现在和将来的小照:中央几位洋主子,手下是若干颂德的‘高等华人’和一伙作伥的奴气同胞。此外即全是默默吃苦的‘土人’,能耐的死在洋场上,耐不住的逃入深山中,苗瑶是我们的前辈。”
弹指一挥间,时过70年。中国得解放,江山已大变。1997年的7月1日,沧桑百年的香港将回归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香港600万同胞在“一国两制”的氛围下,从繁荣走向更繁荣,从富强走向更富强,并能开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上的新历史,创造港人治港、港人兴港的新天地,在董建华首任香港行政长官的领导下,香港这颗“东方明珠”会建设得更加灿烂辉煌。在九泉之下的鲁迅先生想必也为香港回归庆幸、祝福!他老人家如能再赴香港一游,必会写出《三谈香港》的美好杂感。人不再分胖瘦,将一视同仁地厚待。先生的著作畅销于港,再不是什么“危险文件”,他不必怕“红头发”、“青脸色”、“蓝眼珠”的蔑视,他可以写出美好动人的《三谈香港》,再创文史辉煌!
(作者系浙江诸暨市农行离休干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