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西藏:经济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0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得意之笔”

  西藏:经济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
编者点评:
西藏高原传来的消息令人鼓舞。
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依靠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践证明,中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正确的;实践也证明,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西藏派出1.2万名干部下乡蹲点,帮助基层抓落实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我们相信,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定能在发展和稳定方面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绩。
本报拉萨5月19日电记者宣宇才报道:“稳定局势抓发展,加快发展促稳定”。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思路,在“九五”开局之年取得成效,国民生产总值实现6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迈出了历史性一步。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5036元和960元。
为了求得团结稳定的局面,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全区广泛开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揭穿达赖分裂主义集团祸藏祸教的丑恶面目。一年来,区党委宣传部编写了10本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组织六七万群众参观江孜抗英遗址、山南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重大节日,全区各地市举行规模盛大的唱国歌、升国旗活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信教群众在学习中深入了解了西藏的历史、现状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看清了达赖披着宗教外衣搞分裂祖国的违法活动。此外,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坚决反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向前看,干劲倍增。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派出1.2万名干部下乡蹲点,整顿软弱涣散的乡镇党组织和村党支部,使基层党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社会秩序日渐好转。如今,在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西藏提前实现乡乡拥有广播电视接收站的目标,绝大多数农牧区群众开始过上现代、文明的新生活。
在抓稳定的同时,西藏自治区在经济发展上有了自己的思路。他们按照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的顺序合理投资,并确立四个经济区,重点发展中部,开放搞活西部,联合开发东部,牧矿致富北部,将矿产业、林产业、农畜产品加工及民族手工业、建材、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大力培育和扶持。1996年,全区税收比上年增加18.18%,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18%。粮食总产量达到77.7万吨,获得第9个丰收年;工业生产质量和效益齐头并进,完成产值10.36亿元,增长14.4%。
为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1996年全区农牧业计划内投资达3300万元,比上年增加13.8%,科技投入达1280万元,比上年增长70.66%。全年调运良种近300万公斤,推广面积21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2.66%。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新修水渠674公里,维修16581公里,新建水塘3469座,提灌站配套91座,并动员群众兴建畜牧业抗灾基地,改变了“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
西藏的建设,得到了全国的有力支援,1996年全国14个对口支援省市都先后制定了10年援藏计划。目前,62个大型援藏项目已圆满竣工56项,优良率逾70%。各对口单位额外增加援藏项目151个,总投资达4.9亿元,极大地改善了西藏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