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强扭的瓜不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0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济茶座

  强扭的瓜不甜
高巍
笔者曾收到过几封寄信人地址很陌生的来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广告印刷品,颇感厌烦。最近看报,又知道了一件蹊跷事:山西太原一些寻呼台在BP机上开办广告业务,一些用户听到“嘟、嘟、嘟”的响声,以为谁有急事传呼,打开呼机一看,原来是一则广告,令人哭笑不得。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下班回到家门口,常常发现门缝里塞上了广告宣传单。当人们正在马路上赶路,冷不丁便会有人把广告宣传单递到你手里,如果两手提着东西,便被塞到怀里。至于一些电视台在精彩节目中间插播广告令观众大倒胃口,更是司空见惯。
这些广告虽然传播方式不同,但对受众来说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迫性。且不说那些满天飞的广告宣传品有没有经过工商部门批准,也不说它的内容是否属实,单说这种不管人家感不感兴趣、乐不乐意接受的强迫性宣传,便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伤害了人们的感情,令人不快,甚至厌烦。这种令人厌烦的广告恐怕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人总是有感情的,产品要想赢得消费者,首先要打动他们的心。笔者认识一位保险公司的营销员,他总是能拉到很多客户,倍受公司青睐。他说:有些营销员往往在人家中午或晚上休息时唐突地去游说宣传,常常被拒之门外。我在争取客户之前,先了解客户的情况,看他们有什么喜好,到客户家人过生日时,我给他们寄张贺卡和一份小礼物并附带一张保险说明书,再去上门造访,成功率较高。看,多么聪明的保险营销员,他先在感情上赢得了客户。
一些高明的广告宣传就像这位保险营销员一样,往往从打动消费者的感情做起,取得了好的效果。譬如有的厂家出资制作了“爱心伞”,伞上印上产品或厂家的名称,放在商场门口,雨天免费让顾客使用,给顾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有的厂家出资做人情味很浓的公益广告,如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等,赢得了人们的好感,产品不知不觉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好的形象。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强扭的瓜不甜”。那些强迫性的广告宣传,只会结出酸涩的果。希望厂家少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