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用残缺之手创医学奇迹——记全国自强模范杨文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用残缺之手创医学奇迹
——记全国自强模范杨文水
杨明有
阳光绚丽的5月13日,在第二次全国自强模范暨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大会上,山西省稷山骨髓炎医院院长杨文水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同江泽民、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座谈,汇报了自己的坎坷经历和奋斗历程。
他还是这次受表彰的全国自强模范中唯一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杨文水左手残疾,仅剩一指,但以非凡毅力,攻克了严重威胁人类肢体健康的顽症骨髓炎,创造出世界医学奇迹;他只有初中文化,却以卓越成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中唯一的一位残疾医生。
俗称“烂骨头病”的骨髓炎,轻者红肿疼痛溃破流脓,重者断骨截肢,终身致残,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顽症之一。治疗时间长,而且50%的患者要靠被截去宝贵的肢体来控制病情发展。而多年来,杨文水诊治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11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名患者,总有效率为98%以上,治愈率达91.3%。
这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称为“人类伟大的创举”的卓越成就,凝聚着杨文水对祖国医学事业执著的追求和忘我的精神,凝聚着一个残疾人自信自强、奋勇拼搏的奉献精神。
47年前,6岁的杨文水左手意外地被一枚战争时期遗留的小雷管炸得血肉模糊。初中毕业那年,杨文水满怀信心地报考卫校,以左手仅剩一个小指为由被拒收。杨文水经受过人们冷漠甚至歧视的眼光,可这一次受到的打击无比沉重。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意志。杨文水怀着一颗为人们解除病苦的心愿,面对种种困难命运,丝毫不气馁。他翻岭走访了数百位民间老中医,四处寻原料,自制丹炉丹锅,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研制成了药性温和、疗效突出的药物。要想提高疗效,必须手术取出死骨。于是他忍受人们难以想象的折磨,经常鲜血淋漓,终于练成了绝技。
正是这种献身事业的精神,使杨文水在医学高峰上不停地攀登着。他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报刊交流发表学术论文58篇,有5部专著问世,他研究治疗骨髓炎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国内外公布中国13项有突出临床疗效的重大科研成果中名列榜首。
残疾人杨文水把一个资产不足2000元的3间旧瓦房的乡村卫生所,发展成为拥有900张病床的稷山骨髓炎医院、康复中心、深圳分院制药企业。
几十年来,杨文水无论接待任何一个病人,都诚心相待,一视同仁,尽力帮助。许多骨髓炎、脉管炎等外伤病人,大多是体力劳动者,一揭疮口就流脓流血,一脱鞋就有一股臭味。杨文水在给他们检查时,总是认真检查患处,闻味观色,辨证施药。有时让病人把患脚放到他的膝盖处观察和换药。杨文水满怀热忱地把医术献给人民,把医术传授给大家,忘我地拼搏和工作,奉献社会。如今,已有9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获得国家级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随着杨文水研究的科研成果不断突破,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关注。1990年6月,第五届世界中医大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使杨文水名声大振。这是他第五次登上国际医学讲坛,是参加这次大会的国内5位代表中唯一的残疾人,面对他仅有的6个手指,一些医学专家唏嘘不已,“了不起”的称赞声不断。有人说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杨文水面对络绎不绝登门挽留的一些代表,婉言谢绝。一些代表不甘心,提出为杨文水包办一些手续,久留国外或暂留都可以,年薪超过百万美元。杨文水告诉他们:“中医中药治疗骨髓炎,外国人需要,我的祖国更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