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道路通八方信息连四海草原青城步入发展快车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1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道路通八方信息连四海
草原青城步入发展快车道
本报讯塞外古城呼和浩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和西北各民族进行贸易往来的“榷场”,也是近代我国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通往欧洲腹地进行商贸的重要“驿站”。近代以来,随着平绥铁路的建成,给闭塞的塞外带来了一些现代交通的观念,但由于铁路线路短,设备陈旧,交通还是在慢车道上徘徊。新中国成立后,呼和浩特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业迅速发展,齐头并进,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今日的呼和浩特,公路联网,铁路航运通达,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的中心,而且是连结首都北京和祖国大西北的重要通道。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促进了内蒙古、呼和浩特与沿海、内地以及国际上的信息沟通、经济交往与交流,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拨出大量的资金,对旧中国留下的平绥铁路进行了全面改造。换上重型钢轨,增设了27个车站,延长了车站股道;采用了继电半自动和电气集中设备,牵引动力由“解放”12型小机车变为“前进”大功率蒸汽机车和“东风”4型内燃机车;运输能力由300万吨提高到1500万吨。1976年开始,又将全线改为复线,运输能力明显提高。
呼和浩特的公路运输事业,解放后开始振兴,1960年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系列调整、改革,公路里程大幅度增加,公路标准、质量、通车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以京包公路、呼准公路为主干线,呼和浩特基本上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呼和浩特至包头的高速公路也已建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层次的公路运输体系日臻完善。
呼和浩特的民用航空运输,解放前是一项空白。1958年建起了民航呼和浩特站,设立了白塔机场,随后成立了内蒙古民航管理局。内蒙古分公司现有国际航线2条,国内航线40多条,可直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赤塔;在国内可以同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南京、沈阳、深圳、南宁、长沙、武汉等大中城市直接通航。
“邮路通万家,书信连四海。”千百年来,从烽火报警到驿递传书,从民信局到近代邮局,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呼和浩特的邮电事业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如今呼和浩特已拥有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缆传输、数据通信等高新技术,是全国省会城市第十八个进入市话程控化的程控局。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6.3万门,长途线路9000多条。呼市每百人电话拥有量在国内各省会城市中居第八位,并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长途直拨电话联通国内1900多个城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高培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