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黄河断流:治黄新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4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社会观察

  黄河断流:治黄新课题
本报记者李杰
黄河下游日趋严重的断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为广大治黄工作者和沿黄地区各级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资料表明,黄河下游经常性的断流始于70年代。
1972年,黄河首次在下游山东省的利津水文站断流15天,从此断流现象频繁发生。1990年以后,则是年年断流。断流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断流的天数在逐年增加。如利津站,断流的天数由过去的几天发展到如今的136天。二是断流的河段长度不断向上游延伸。过去断流河段一般在山东省滨州以下的河口地区,如今,则上延到河南省开封段以上。三是断流日期日益提前。过去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近几年提前到2、3月份。
如何客观地看待黄河断流呢?从事治黄工作35年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邓盛明认为,断流是坏事,但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黄河流域地区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对黄河水资源利用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断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贫乏的水资源与逐年增加的用水量,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各种人为因素加剧了缺水的严重态势
黄河为何断流呢?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十分贫乏,使黄河本身径流量减少,而用水量却在逐年增加。黄河供水地区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及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的消耗量,已由50年代的年均122亿立方米,增加到90年代的300亿立方米,加之下游沿黄地区采取“春旱冬蓄”等措施,加剧了非灌溉期的用水紧张局面。这是造成黄河下游断流时间提前和断流河段向上延伸的主要原因。
没有统一的水资源调度、管理体制,加剧了供水紧张的局面。由于目前黄河已建成的干流骨干工程和大型灌区,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和地区,尚未建立健全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很难做到全河统筹,上、中、下游兼顾。因此一遇黄河枯水年份或枯水季节,沿河各地争相引水、蓄水和抢水,从而使黄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黄河中游干流调蓄能力不足,难以将汛期富余水量加以合理利用。尽管黄河上游干流已建成8个梯级枢纽,但有较大调蓄能力的只有龙羊峡、刘家峡,它们对提高灌区的供水发挥了重大作用。中游虽有三门峡水库,但调蓄能力较小,只能灌溉600万亩耕地,远远不能满足下游3500万亩农田的用水需求。由于中游地区缺少大型水库对径流进行调节,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每年又有大量的水白白流入大海。
水费标准低,缺乏经济杠杆调节,用水浪费严重。目前沿黄多数灌区管理粗放,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有的灌区每亩毛灌溉用水量高达1000立方米。农业灌溉占全河用水量90%左右,而引黄渠闸首水费每立方米仅3厘钱,远远低于供水成本。有人说1000立方米黄河水买不到一瓶矿泉水,如此低廉的水价难以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
断流不仅影响下游流域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还给防汛、生态等带来潜在威胁
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沿黄省区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黄河下游屡屡告急、频频断流,也给下游沿黄地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对黄河防汛及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也造成不利影响。
有关部门初步调查分析,黄河下游1972年至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累计经济损失约268亿元,年均逾14亿元。90年代断流日趋严重,年均损失达36亿元,农田受旱累计面积7042万亩,减产粮食98.6亿公斤。
黄河是山东省最大的客水资源,黄河水每年给山东带来的经济效益达100亿元。断流,影响了山东经济的发展。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告诉记者,1995年地处入海口的东营市40万亩水稻因缺水未能插秧。河南新乡市20万亩水稻不能及时播种,只好改种其它作物。山东德州市两次减少供水,迫使139家企业停产半停产,经济损失6亿元。胜利油田因减少注水,减产原油30万吨。
黄河断流,也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东省东营、滨州、德州三市10万人经常因供水不足,采取限时限量供水,每天居民在公用水龙头前排长队等水。
断流还给防汛带来潜在的威胁。有50多年治黄经验的老专家徐福龄对此忧心忡忡:“由于断流,主河槽和河滩已难分彼此,一旦来水又重新冲刷河槽,出现横河、斜河的机率大大增加,将形成更大的险情。”
在黄河水量日趋减少的情况下,排入黄河的废污水却在不断增加,使黄河的自净能力降低,在一些河段,已很难满足供水的水质要求。近年来,黄河下游的鱼类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也与黄河断流和水质恶化有关。由于黄河断流历时加长及水流来量减少,也加大了海潮侵袭,使黄河三角洲的草甸植被向盐生植被退化。
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断流问题,水利部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
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的态势,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从战略和发展的高度解决黄河断流,国家计委、科委和水利部等联合召开了黄河断流及其对策专家座谈会,就黄河断流的成因与发展趋势、解决黄河断流的方略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当前和长远对策。
专家们指出,为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减少下游断流,加强全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已势在必行,强化流域机构的水行政管理,对全流域水量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这样会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缓解黄河断流日趋严重的局面。
邓盛明建议,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征收黄河水资源费,以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用水。
专家们认为,缓解黄河断流的措施办法很多,但从根本上讲,则要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考察论证和建设的步伐,把长江源头丰富的水资源引入黄河,以解决黄河水资源的不足,使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附图片)
开封柳园口悬河形势李杰提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