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篮球之夜——来自运城的报道(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2
第8版(体育)
专栏:

  篮球之夜
——来自运城的报道(上)
本报记者薛原
黄河出晋陕峡谷后折而向东,转弯处怀抱的那片土地,就是山西运城地区。
5月的运城,已经显出了夏天的景象,麦田也快到开镰收割的时候。来自北京的篮球国手元老队在领队于刚教授、钱澄海教练的带领下,踏上了晋南的这片富庶之地。
运城是三国时关羽和北宋司马光的故里,可谓文武兼备。这里到处可见关羽故里的标志,连老国手们的下榻之处,都叫做关公大酒店。而运城的民风,在豪爽强悍中也夹杂着丝丝文气,颇有耐人寻味之处。
运城曾经是山西省篮球运动开展最为普及的地区,地区篮球队当年在省里的比赛中夺过冠军。只是1988年以后,山西的篮球队解散,地区篮球运动也陷入低谷。老国手们的到来,是当地的一条轰动新闻。元老队此行,一是参观指导运城篮球运动学校,二是与当地的几支球队同场竞技。
5月13日,元老队到达运城的当天,就驱车赶往篮球学校。当孩子们一张张晒得黝黑的面庞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时,看得出,这些与篮球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将也开始感动了。而学生们能有机会得到他们的名誉校长钱澄海的耳提面命,除了兴奋、认真之外,也不免有些局促。对于学生们的汇报比赛,钱澄海认为打得“太客气了”,他们需要再“凶狠”一些。
元老队与地区行署队的比赛安排在第二天的傍晚开始。能够容纳3000人的体委灯光篮球场被挤得水泄不通。两边的居民楼也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临时“包厢”,颇令人羡慕。一个看球的人说,记忆中南京部队队与沈阳部队队曾在这里打过一场球,那时还是水泥地面。为了这次比赛,场地特意被刷上了一层红色的防滑漆。对于很久没有看过高水平比赛的运城人民来说,这个晚上更像一次热闹的集会。当老国手们踏着运动员进行曲入场时,他们听到的掌声完全可以用“雷鸣”来形容。
钱澄海显然被这个场面感动了,他说,这令他想起了50年代,那是篮球在民间最红火的日子。在初夏的凉风中,一场既激烈又带有更多趣味的球赛正式开场。在不断的掌声中,组织者也不时提醒坐在墙头观战的人们注意安全。篮球学校的学生们则趁着比赛间隙散发招生简章。文娱表演也不失时机地上场助兴,40分钟的比赛延续了三个多小时。无论对于运城人,还是老国手们来说,这都是难忘的一个夜晚。篮球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印证。人们期盼着体育健儿也能像文艺、科技、教育工作者下乡一样,深入基层,接近大众,为竞技项目的普及和推动全民健身做出自己的贡献。(附图片)
钱澄海在运城篮球学校辅导训练。杨昌忠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