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因地制宜增加投入推广科技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成果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6
第4版(要闻)
专栏:

  因地制宜增加投入推广科技
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成果大
本报呼和浩特5月25日电记者刘亮明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坚持把农业综合开发当作全区的大事来抓,从1989年至今,开发项目逐年增多,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实现了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结出累累硕果。
8年来,全区已投入资金22.57亿元,累计改造中低产田778万多亩,开垦宜农荒地140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近100万亩,人工种草62万亩,改良草场350万亩,建成饲料基地近16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高达20多亿公斤,占全区年度粮食增长量的39.5%,8年累计增产粮食105亿公斤;项目区农、牧民年均增加纯收入350元和650元。
内蒙古幅员辽阔,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但由于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差,有1100多万亩宜农荒地、5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得不到开发改造,大部分耕地广种薄收,产量低而不稳。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稳产高产高效问题,内蒙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展开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攻坚战。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实行综合治理。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以改造中低产田、改良退化草场为重点,以水利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坚持集中连片,优先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先易后难。每个项目都要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确保上一个成功一个。目前,先期开发的项目区大多已成为当地现代化农牧业示范区。
坚持“谁开发,谁受益”,引导农牧民从长考虑,把消费资金用于开发建设,并鼓励人人投工投劳参与开发。8年来全区群众共自筹资金8.5亿元,投工数亿个,开挖疏浚渠道近4万公里,衬砌渠道4000多公里,修建桥涵洞、排灌站9万多座,新打配套机电井4.9万眼,配套输变电线路6400公里,埋设地下输水管道1200多公里,修农田路2万多公里。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发效益。以提高产量、效益为目标,大力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加大对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含量;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由单纯农牧业生产向加工、转化、流通领域延伸;实行经营式、滚动式、开放式开发,推进综合开发速度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科技含量最高已超过50%,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已蓬勃兴起,年创综合效益近百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