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科技“水”入田黄土地生“金”唐河发展集约化高效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6
第4版(要闻)
专栏:

  科技“水”入田黄土地生“金”
唐河发展集约化高效农业
本报郑州5月25日电由于使用了滴灌、微喷、壁蜂授粉等先进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河南省唐河县龙泽乡2万多亩优质梨园去年平均每亩产值5000多元,比往年提高近一倍。这是该县运用科技手段发展集约化高效农业带来的可喜变化。
唐河是个农业大县,有205万亩耕地,全县100多万人靠“农”吃饭。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使得农业的比较效益差,农民收入不高,许多人在温饱线上徘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要想富民富县,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集约化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副产品的商品率,让黄土生出金子来。
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副组长的农业科技领导小组,把农业科技作为打开富裕大门的“钥匙”。他们南下北上,四处拜师求贤,先后同中国农科院下属7个研究所“攀亲结缘”。诚心所至,17位专家被邀至唐河,带来了被唐河人誉为“点金术”的节水灌溉、无籽西瓜栽培、果树专用肥、黄牛快速育肥等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在专家们的帮助下,他们从当地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粮食这一基础产业,大力开发以黄牛、棉花、糖酥梨、瓜果等为主的高效农业。
专家们帮助县里筛选了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特点的三种三熟、四种四熟等多种高产高效模式18个,使全县模式化栽培面积占高效田总面积的85%以上,复种指数由150%提高到210%。同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护地栽培、配方施肥、无公害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使全县高效良田达90%以上。
科技“水”入田,黄土地生“金”。前些年亩均产值只有800元左右的土地一下子增值到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1270元增加到1600多元,县财政也得到了充实。今年,全县农村又推广了36个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唐河人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戴鹏李建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