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加速规模化发展形成支柱型企业我国建立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加速规模化发展形成支柱型企业
我国建立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本报讯记者陈兴贵、杨健报道:作为加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尽快形成支柱企业集团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科委近日决定,首批在东北大学、齐鲁、西部、创智等软件园组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基地”,四个软件基地的命名授牌仪式于5月23日在北京举行。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软件业大概要算最能体现知识价值的产业,因为软件设计出来之后,其复制和增值几乎像印制货币一样,所需的成本很低。为此,许多国家纷纷把软件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予以扶持。如印度政府就非常重视软件业的发展,自8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业经过劳务输出、合作开发、独立开发、加工出口四个阶段,取得了飞速进步。到1995年,产值已达13.2亿美元,其中出口近11亿美元,成为国际上最可靠的软件供应国。
中国人在软件设计方面的优势举世公认,在发达国家的电脑公司里,活跃着大批华人,国内也拥有大批优秀的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然而我们的许多公司像小作坊一样缺乏整体规划和规模效应,国内90%以上的软件市场为国外软件所占有。如何发挥人才优势,迅速推进和扶持软件产业向规模化发展,成了国内软件界人士孜孜以求的目标。
1995年以来,国家科委通过组织软件课题研究、火炬项目重点支持、召开研讨会、组织软件展、组建软件产业基地等手段,积极推动民族软件产业的发展。同时各部委、各地方政府对软件产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两年来,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批优秀的软件企业和集团。特别是东大软件集团、四川托普集团、湖南创智集团和齐鲁软件园所属的山东中创软件公司等企业,在软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注重质量管理,强化售后服务,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负重起飞,已经初具规模。此次被命名的四个软件产业基地下属的15个软件骨干企业目前共有员工1432人,总占地面积97公顷,1996年软件总产值2.6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8万元/人年。
国家科委有关领导在基地命名仪式上表示,四个软件基地的建立,说明我国软件企业正逐步走向集团化、规模化。国家将在软件产业的发展方面继续予以引导和支持,为民族软件业再上新台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