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北京医疗价格改革初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医疗价格改革初见成效
本报讯记者艾笑报道: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为目标的北京市医疗价格改革,自去年10月起,经过7个月的试点,已初见成效。
北京市近年出现医药费用总额高速增长势头,1995年全市医药费总额为50亿元,1996年为66亿元。如不控制,预计1997年可达87亿元。国家财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都难以承受。此外,由于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长期得不到切实体现,一些医院每年都有中青年医护人员割舍专长另谋出路,技术人才流失。
“总量控制”,即在考虑物价上涨指数,医院发展因素及社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把医药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25%以内,药品收入控制在20%以内;“结构调整”,即降低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适当调整手术费、床位费,增设门诊和住院的诊疗费,使目前普遍存在的医疗技术劳务性收费大大低于成本的状况得到改善。
北京市自1996年10月推出医疗物价改革试点方案,北京同仁医院是三家试点单位之一。北京同仁医院职工在试点中的共识是,医疗物价改革的成败,关键是能否以病人为中心。必须更好地推行优质服务,才能取得社会认可。1996年10月至1997年4月间,平均每住院床日数收费296.24元,较1996年的平均收费仅增加了15%。通过这7个月试点,同仁医院医药费用总额达到12804万元,与1995年同期比少增长2200万元。
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了这一医疗价格的改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