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外论摘要:德国工商界充满信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6
第6版(国际)
专栏:香港回归

  外论摘要:德国工商界充满信心
德国工商大会在香港一座大楼里及时买下了一部分房子。这里不仅是一个代表处和德国实业界的咨询地,而且是德国办公室设计的展览处。
德国工商大会驻香港的代表埃克哈德·格廷说:“我们当然问过来我们办公室的德国中等企业家的想法。德国工业现在在香港有着关键的地位。”买这些房产、设备以及邻近的广州设一个办公室,共花去了9000万港币。他说,这些投资证明了德国工商界对香港的信心。
在1997年后,香港仍然是德国工商界在亚洲的最重要立足点。这里设立了大约500家德国公司的代表处,其中420家是德国工商大会的会员。在香港生活着约4000个德国人。把经过香港的来自中国的转口贸易计算在内,德国是香港的第七大贸易伙伴。据联邦外贸信息处的材料,1995年德国从香港的进口为37亿马克,出口为58亿马克。据德国官方公布的最新数字,德国1994年在香港的直接投资约为18亿马克,占第五位。
格廷重复说:“关于香港的情绪处于低潮的报道是错误的。但是这些报道对国内各协会的看法有影响。”因此,德国工商大会为自己确定了在德国宣传中国政策的任务。
香港最重要的环境优势是税收政策。政府征收的公司利润税为16.5%,所得税为15.5%。至于对华贸易还有多长时间要经过香港,对此德国商界是有争论的。航空公司和饭店已经看到了趋势的转折。过去到中国去的商人必须经过香港入境,而现在经这个城市去中国则绕弯路了。然而,香港不仅仍将是国际性的金融和银行中心,而且也是去邻近的广东省的大门。广东占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30%,有1.1万家外国企业在广东投资(其中200家有德国的股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