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多少年的心愿——“迎回归,爱祖国”万人歌咏大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5
第4版(副刊)
专栏:

  多少年的心愿
——“迎回归,爱祖国”万人歌咏大会侧记
刘玉琴
多少年来的等待
多少年来的心愿
终于盼来了梦中的这一天
终于盼来了回归的这一天
五星红旗飘香港神州处处歌一片……
五月的春风带来了浓郁的紫荆花的芳香,也传递着中华儿女迎接百年盛事的豪情。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首都万名群众在工人体育馆举行“迎回归,爱祖国”歌咏大会。嘹亮、悦耳、激昂的歌声,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
演唱这首《长城谣》的是6岁的男孩汪启涵和7岁的女孩郑星月。他俩可谓是参加本次演出活动最小的演员。伴随着这稚嫩的歌声,来自北京市朝阳区7所学校的900多名中小学生,演唱了《我们共有一个家》。他们一边演唱,一边挥动着手中自己制作的花穗,代表全国3亿少年儿童、1.3亿少先队员问候迎接香港的小朋友,表达了接他们回家,跟他们一起唱歌,一起画画,一起跳舞,一起长大的真情。据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局一位负责同志介绍,全区325所中小学15万名学生,全部都会演唱这首歌。能够来此演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也是幸运者。雅宝路中学初一学生徐凝在制作花穗时不小心让铁丝扎伤了眼睛,在医院做完手术后,老师一再叮嘱她好好休息,可她一次不落地参加排练。她对老师说,这么重要的活动,一生中可能就这一次,我不能失去这次机会。
作为肩负历史重任、开拓民族未来的新一代大学生,面对即将归来的香港,面对祖国统一大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他们早已把心中的万语千言,融入他们高唱的《祖国给我理想》这首雄浑激越的歌曲中。一条30多米长的绸带上闪动着“祖国给我理想”几个金光大字,800多把扇子组成的红绿相间的“祖国万岁”的图案,无不洋溢着青春的朝气。这个方阵是由清华、北大等首都9所大学的学生组成的。由高至低骤然铺下的红绸和组字图案的演出节目都是他们自己设计的。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学生欧阳川说,祖国是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我们只是浪花一朵。鲜红的太阳给我们希望,奔腾的江河给我们力量,才使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戴着红色头盔的是由首钢和北京城建系统组成的工人方阵,一首《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激荡人心。花团锦簇般的农民方阵,带着田野上丰收的浓浓喜悦,献上的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身穿各种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方阵,把56个民族的语言汇成了一句话:《爱我中华》。
代表首都知识界的方阵,是由中央办公厅、统战部、全国政协、科协和人民日报等单位选派的。970人排列成一个巨大的“回”字,寓意97香港回归。“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句台词,道出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之声。早听说你的霓虹灯很亮很亮,早知道你的紫荆花很香很香……肩负着祖国神圣的嘱托我就要驻守在你的身旁……
走过了70年光辉战斗历程的人民军队,再过三十几天,就要高举八一军旗正式进驻香港,守卫着属于我们自己的那块国土。代表着300万人民解放军参加这次歌咏活动的是驻京某团的近千名官兵。威武的军姿,严整的军容,悦耳的歌声,使他们成为备受注目和最受欢迎的方阵。然而,有谁知道,方阵中的大多数士兵是今年入伍的新战士,来自祖国四面八方,说话南腔北调,音乐素质参差不齐。他们演唱的《香港,你好》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歌曲,一个多月前战士们刚唱这首歌时,许多人学了一周还没找着调,第二周还跟不上音乐过门和节拍。据这个部队的团政委李颍华介绍,官兵们苦练这首歌至少在数百遍以上,才有了今天的效果。“你好啊香港,你的明天有战士守卫,东方之珠更加灿烂辉煌……”
当《歌唱祖国》的歌声响彻工人体育馆时,背景台上出现了巨大的鲜艳的国旗图案;在人们真诚地“祝福香港”声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图案又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一幅幅巨型图案构成了这次歌咏活动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1600多人翻牌变换着这些图案,使歌咏活动更加恢宏壮观。担负这一重任的是解放军方阵和大学生、少先队方阵,有近2000人。他们既要演唱歌曲,又要准确无误、整齐和谐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付出的努力和劳动可想而知。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当董文华深情委婉的演唱《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时,背景台上出现了被簇簇鲜花和巍巍长城环抱着的邓小平巨幅头像。这幅像,勾起了人们对这位创造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时代伟人的深切怀念,使人仿佛感到这位老人正微笑着朝我们走来,和亿万人民一起满怀信心地迎接香港的归来……
歌咏大会在气势磅礴的《团结就是力量》的万人合唱声中再一次达到高潮。充分展示中华儿女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的“热情、欢腾、奋进”的歌声,在春风浸润的土地上久久回荡……(附图片)
上图为百名小手风琴手在演奏。陶源明摄
题图为大会会场壮观景象。杨飞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