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精雕细琢的《琉璃厂传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5
第4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精雕细琢的《琉璃厂传奇》
黄承敏
不论是题材还是编导演阵容,均被影视发行界人士看好的30集电视连续剧《琉璃厂传奇》,在后期制作环节不敢掉以轻心。该剧制片人、北京金泽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杨善朴和导演许同均为了将该剧制成令行家与观众一致叫好的上乘之作,不惜牺牲发行利润、广告收入,毅然将足够编出四五十集的300多盘素材带强行编成不到40集。制片人不满足于此,又让全体编创人员认真琢磨,几度割肉减肥,从近40集缩成35集,又从35集最终精编成原定的30集。
影视剧制作、发行行业的人都明白这样一种机制:在投资额一定的情况下,电视节目制作的片集越多、时间越长,投资者或制片人最终获得的发行利润和广告收入也越多。为此,一些节目制作单位不顾节目质量,一味“掺水”、“抻面”,使电视连续剧越拍越长。为纠正这种“长篇”风气,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曾强行将一些在中央台播出的连续剧篇幅压缩,但许多面向地方电视节目发行市场的制片单位和制片项目,依然在利润与艺术质量之间宁舍后者。
《琉璃厂传奇》的导演许同均与著名导演李翰祥多次合作,曾参与导拍《火烧圆明园》、《末代皇帝》等片,在影视界有“清戏专家”之称。在拍摄《琉璃厂传奇》过程中,许同均精雕细琢,用尽心力,角度、灯光、机位变化经常临场发挥,剧情表现十分充分,致使制作后期时发现30集的容量已大大超出。最后精编时,不仅无关宏旨的细枝末节被删掉,一些不无精彩之处的情节分支也被忍痛割爱。剪成后的《琉璃厂传奇》有几集的镜头量多达450个,这在当今电视连续剧中实为罕见。
《琉璃厂传奇》片头片尾的制作也体现了精心包装的意图,其运用电脑生成技术制作的多层叠画、多方位滚动画面,仅设备租金就以每秒千元计,整个片头片尾的制作成本高达十几万元。在当前影视制作、发行行业的市场机制日益健全的形势下,《琉璃厂传奇》严求质量的制片方针,应属有远见之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