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收储运销谱新曲——丰收启示录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7
第2版(经济)
专栏:

  收储运销谱新曲
——丰收启示录之四
本报记者潘岗高云才
去年,东北三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98.5亿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政府决定最大限度地以保护价将农民愿意交售的余粮收购上来;在入库的潮粮数量和含水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情况下,经过各地和粮食、铁路、银行等部门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硬是没有出现被人们认为不可避免的坏粮现象。
和种田人心贴心的承诺
三江战役打响了。这是黑龙江省1996年度整个粮食收购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战役。这里所说的“三江”是指去年秋粮收购开始以来,在粮食收储、烘晒、调运等各方面都遇到极大困难的农垦系统所属建三江、红兴隆和宝泉岭等三个重点农场管理分局。
浩瀚的三江平原是国家主要商品粮基地。1996年,三江地区夺得粮食大丰收,三个农场分局粮食总产量达到40亿公斤,商品量达30.3亿公斤,而负责三个分局粮食收购任务的国有粮库总收储能力仅有23.5亿公斤,扣除原有库存,新粮接收能力仅有11亿公斤;三个分局辖区内,余粮中潮粮高达19.3亿公斤,水稻水分平均22%,玉米水分平均38%,当地粮食部门的全部干燥能力仅有5.5亿公斤。进入隆冬季节,大雪封地、封路,憋在农民手中的大量余粮急于交售。更严峻的是,建三江和红兴隆两个分局辖区内,有1.28万异地开发户住守田间,由于大批粮食难以交售而无法离开,人员和粮食安全都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务院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三江地区粮食收储、调运问题刻不容缓!
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黑龙江省粮食厅领导四下三江,带队调查,现场办公,发动和组织建三江、同江、富锦、抚远等有关县市粮食部门研究解决办法,确定对建三江分局5.6亿公斤水稻通过这些县市的7个粮库收购4亿公斤,对超过接受能力的1.6亿公斤粮食,安排调往佳木斯、大庆、伊春、鸡西、鹤岗等地干燥储存。佳木斯铁路分局修改了列车运行图,增加机车和车皮,必保每天从三江地区运出水稻96车,这是从未有过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保证三江地区粮食收购资金,同时发放资材购置贷款6560万元。粮食部门做到边收购,边装运。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黑龙江省完成抢运建三江、红兴隆两个分局高水分水稻24.5亿公斤;仅用15天时间,完成紧急抢运宝泉岭分局所属农场高水分玉米5000万公斤。三江战役谱写了一曲粮食收购的凯歌。
辽宁省昌图县是辽北地区的粮食大县,被誉为“辽北粮仓”。1996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5.3亿公斤,总体收购粮食达9.7亿公斤,现有库容严重不足。粮库的工作人员用玉米秸秆代替竹席来建简易粮仓,当地老百姓称这种办法为“茓大囤”,这种办法就地取材,为该县37个粮食企业节省粮库资材费用400多万元,既解决了库容不足的问题,又节省了资金。
政府部门从粮食的收购、仓储到抢运,都渗透着和种田人心贴心的承诺。
一体化服务显威力
粮食收购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化工程,这里集中体现了在政府领导下形成的合力作用。
榆树是吉林省的重要产粮县,这个县级市耕地面积29.8万公顷,1996年粮食总产量达21.6亿公斤。为了确保粮食收购资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在1996年发放给榆树市用于购粮专款的贷款达到11.3亿元,今年头3个月又追加了7000万元。“资金走在收购的头里。”这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收购资金的承诺。
国有粮食企业是收购粮食的主渠道。记者在吉林省榆树市闵家镇粮库看到,粮食装满囤子,高高的烘干塔还在不停地运转,粮库工人们紧张地忙碌着。粮库主任张兴国告诉我们,现在粮库库存6000万公斤,烘干4200万公斤。由于收购的粮食水分高,为了不坏一粒粮食,通过有关部门的协助,他们在榆树党校操场、榆树大道共晒干30万公斤;每天烘干21万公斤;全粮库职工每人负责回家晒干1万公斤;还利用粮库场地晾晒150万公斤。现在粮库所有收购的粮食都已达到安全水分。张兴国说,粮食收购量大,粮食企业的亏损也大。但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粮食企业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值得!
铁路系统提出口号,抢运粮食就是抢救粮食!东北各铁路局和分局都成立了运粮领导小组。沈阳铁路局建立了运输专储粮的专门台帐,宁肯车等粮,不要粮等车。截至4月底,这个铁路局共完成调运1996年度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专储粮530万吨。据测算,仅篷布使用费一项该局就少收615万元,快运费一项少收了3000万元。
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用于购粮的财政资金也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陆续到位。今年第一季度,辽宁省财政就拿出2.4亿元的资金,有力地保证了粮食收购。
农民在粮库卖粮时,脸上都露出了丰收后的喜悦。这种喜悦的背后,是粮食企业、银行、财政和铁路等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晶。
“还是政府想着我们”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粮库主任祖德福是全国内贸系统的劳模。新粮入库后,这个粮库的烘干机一天24小时运转,大年三十都没有停。老祖也是从来不离岗,就这样,他一连干了几个月。前不久,老祖因被汽车严重撞伤住进了医院,可他怎么也放心不下收购工作。伤还没好,他就提前出院;腿上打着石膏,他便让儿子用小车把他推到粮库,背他上楼工作。全库262名职工日夜加班加点,几位副主任都跟职工一起干,根本分不清谁是主任,谁是职工。
收粮时,辽宁省95%的粮库为农民开辟了休息室,并提供热水。为了招待好这些离家几十里地卖粮的农民兄弟,有条件的粮库还专门为他们办起了食堂,做好热饭热菜。东北粮食企业普遍实行挂牌服务,接受群众监督。记者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粮库,都看到了粮库工作人员挂牌上岗的身影。辽宁省铁岭县蔡牛乡粮库一位质检员,在收粮检质时,将一位熟人交售的三等粮擅自检为二等粮,结果被开除公职。
农民的反映是热烈的。吉林省榆树市闵家镇西北地村农民李振东告诉我们,“今年粮食的市场价低于国家的收购价,如果粮食部门不收粮,那我们就完了!”农民感激地说,“还是政府想着我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