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为了人类生命的延伸——记优秀共产党员、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周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当代优秀共产党员风采

  为了人类生命的延伸
——记优秀共产党员、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周坚
本报记者张严罗盘
周坚身着白大褂,走出实验室,只见他满头白发,面容清癯,但精神矍铄。听完记者说明来意,他谦虚地说:“我是一名普通知识分子,没什么可写的,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
其实,周坚是一位中外知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由于他对人类健康做出了杰出贡献,曾被权威的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1991—1992年度国际名人”称号;去年,他的事迹又被选入《世界杰出华人企业家》传略文献。
国际名人周坚,在国内做了什么?
1962年7月,周坚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60年代中期,我国曾一度成为世界狂犬病大国。一天,他目睹了一个被狂犬咬伤的“小疯子”,手指白骨裸露,体无完肤,在街上奔跑,他的心颤抖了,暗下决心,一定要拯救狂犬病患者。此时,他得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专家们正在开始研制狂犬病疫苗。他义无反顾,携妻子来到了武汉,参加了“人源性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组织培养人用狂犬病佐剂疫苗”的研制工作。
1978年,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重建遭“文革”破坏的科研秩序,制定了鼓励科技人员和促进科研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周坚和他的同事们夜以继日地投入狂犬疫苗的研制之中。不久,地鼠肾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研制成功了,此项目被卫生部评为甲级科技成果奖。10多年来,这项成果一直成为我国预防狂犬病唯一的有效武器,全国每年有500万被狗咬伤的人得到免疫和保护。
乙肝曾被称之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人类对于乙肝,尚方宝剑只有一把:防!周坚在干什么呢?他和他的生物制品研究所很重很重的活,是争取60年内在中国消灭乙肝。数以百计个不眠之夜过去了,周坚和他的同事们头发熬白了;数以千计次试验过去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研制成功了,他们为消灭乙肝这个人类大敌制造出了新的武器!10多年来,周坚领导的这个所,辉煌地开展了我国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基因工程的科研与生产工作,建成了中南地区计划免疫指导中心;形成了以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防疫制品,乙肝、丙肝、性病等诊断试剂,人血白蛋白、干扰素、抗癌制剂等医疗制品的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现代化生产规模。
周坚身为所长,胸有大局,心想人民。乙型脑炎疫苗、麻疹疫苗、流脑多糖菌苗等高科技免疫制品在西方国家价格十分昂贵,而在我国每人份价格还不及注射费或注射器的成本费用。但为了人民的健康,周坚领导全所把相当一部分人力、物力用于生产这10多种微利、保本以至亏本的产品,仅乙肝疫苗一个产品,每年政策性亏损达1000万元。对此,有少数职工算经济帐,建议转产或涨价。而周坚却果断地说:“预防这些疾病是政府对人民承担的义务,国家并不富裕,不可能为这些预防制品涨价,增拨卫生防疫费。我们所是国家企业,对人民的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负责。‘亏了我一家,健康千万人’。值得!”
周坚身为所长,处处想着职工。职工上下班乘车难,周坚就挤出资金购车接送。职工住房困难,他一边向上级争取建房经费,一边自筹资金扩建住房近8000平方米。特别是对老弱病残和有困难的知识分子他更是关怀备至。1993年3月,退休职工武乐善90岁生日,周坚亲自前往祝贺,并送去一个大蛋糕和400元钱,在老职工中引起很大反响。出国留学人员赵卫国将要返回单位,周坚就亲自为他协调挤出一套住房,给尚未回国的知识分子以极大鼓舞。每年春节,周坚亲自登门看望值班职工和住在所外的大学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周坚的领导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湖北省企业管理先进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他自己也被评为武汉市优秀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面对这些荣誉他坦然以对,他的人生格言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