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7
第9版(理论)
专栏:国有企业改革要迈出更大步伐

编者按:
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突出任务。如何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6条措施,即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规范破产,鼓励兼并,推进再就业;多渠道增资减债;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认真抓好企业扭亏增盈工作。这6条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6位学者撰写的学习体会文章刊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沈志渔
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数量虽少,但在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总额等方面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只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能够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起到行业排头兵作用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就可以把握住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抓住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次,通过推动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带动起一批处于困境之中的国有中小型企业,给国有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带来活力。中央及各地将从金融、税收和财政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部分国有中小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再次,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培养一批世界级的大企业,将对发展我国民族工业,增强国家经济实力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工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的基础之上。
为促进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当前应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试点企业要抓紧落实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在转换机制和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上取得实效。一部分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尽可能改为多元投资主体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改为国有独资公司的,通过资产重组,引入新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要在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取得切实进展。企业集团试点,要尽快强化产权联结纽带,在集团公司和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建立起规范的产权关系,并通过公司化改造形成母子公司体制。
二是增强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筹资、融资功能。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来说,要充分运用股票、债券、增资、合资等多种筹融资方式,广泛地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本,以较少量的国有资本,来调动和控制较多的其他社会资本。对国家来说,一方面,在发展国内或海外上市公司时,优先考虑那些具备条件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国有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开办财务公司,并根据企业规模扩张和国际化经营的需要扩大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促进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扩张机制的形成。
三是尽快将大型企业集团列入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试点范围。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这一概念随着《公司法》的实施,已具有丰富的内涵,三家行业性总公司作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试点也已开始启动。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资产规模、经营业绩、资本运作经验、管理制度、领导体制和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具备了很好的条件,它们是建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的最佳选择。将大型企业集团列入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试点范围,不仅有利于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促进我国的企业集团成为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世界级大企业,也有利于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确立。
四是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资产重组,鼓励大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近几年,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愈演愈烈,充分表明我国的企业正面临着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美国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并事件给我们以警示:世界级的大企业都能够合并,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之间应该携手并进。当前,对那些处于基础工业、支柱产业等竞争性产业中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各地区、各部门要相互配合、扶优扶强,在保证维护行业内部有序竞争的基础上,鼓励它们之间进行联合、控股、兼并,以迅速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