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中国离玩具大国有多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7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从产量和市场份额看,中国已步入世界玩具大国行列。但出口玩具品种少,价位低——
中国离玩具大国有多远
本报记者王政
1995年,我国玩具产值和出口额分别为261.69亿元和35.45亿美元。当年,世界玩具产量的1/3为中国制造,其中美国玩具47%来自中国,仅广东一省生产的玩具就占欧盟市场的4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玩具工业蓬勃发展,单纯从产量和市场份额上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玩具生产大国。
然而,这些玩具大都来自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如深圳目前有800多家玩具厂,属“三来一补”的占80%以上。这些企业生产的玩具,多是外方提供设计及原材料,生产企业只收取微薄的加工费和管理费,不仅利润大多为别人赚走,而且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严重不足。据统计,美国每年生产玩具15万种,其中有5000—6000种新产品;香港每年生产10多万种玩具,新产品也有几千种;而我国内地企业年生产玩具3万多种,新产品不足1000种。与国际市场上其它产品相比,中国玩具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低,在设计造型、功能性、趣味性等方面跟不上国际市场的变化需求,价位自然较低。在美国一些商店,一些中国玩具甚至成了为促销而赠送的小礼品。
中国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玩具大国?中国玩具协会谢凤华工程师认为,中国玩具工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紧培养设计人才。我国有5000多家玩具生产厂,从业人员100多万,其中设计人员仅占1%—2%。而其中很多是学美术或是在工厂自学的,缺少对市场情况的了解,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和对玩具生产工艺知识的学习也明显不够。另外,我国玩具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由于资金匮乏,我国仅有的两家玩具研究所之一的北京玩具研究所基本已处于瘫痪状态。在玩具高科技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能否加紧培养出一大批研究、设计人才,是我国玩具能否迎头赶上世界潮流的关键。
二是陈旧的玩具发展观念、产品结构亟待改变。综观国内玩具市场,飞机、坦克、小汽车、机器人、绒布娃娃、绒布小动物琳琅满目,而那些真正能够启发儿童想象力、开发儿童智力的益智类玩具则较少。个别的所谓“边玩边学、寓教于乐”的玩具,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由于功能较单一,“软件”无法更换,致使孩子们玩过几次便感到索然无味。国外益智类玩具则相当发达,充分体现游艺性、趣味性、科学性和教育性。
另外,在国外,玩具属于儿童的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不少厂商把玩具的销售对象从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延伸到成人。如美国40%以上的玩具专为成人设计。在我国,虽已出现了这种消费趋势,但是适应成年人、婴幼儿、残疾人玩的玩具还不多。
三是玩具生产企业亟须实施名牌战略。提起国外名牌,你可能想到日本的任天堂公司的游戏机,美国的孩之宝公司的变形金刚,美泰尔公司的芭比娃娃……可国内除“好孩子”有一些知名度外,名牌产品几乎是空白。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玩具产业涉及电子、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发达国家甚至把激光、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应用到玩具行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玩具大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