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市场呼唤合同行政监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8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市场呼唤合同行政监管
本报记者吕明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合同是广大市场主体第一的和基本的行为。企业的产供销要靠合同来连接,社会资源的配置要靠合同来实现。可以说,没有规范有序的合同行为,就没有健康的市场经济。
合同秩序混乱不容忽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合同已成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纽带。总的来说,合同在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运行规则还不健全,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还较缺乏的情况下,企业合同秩序混乱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其主要表现是:
1.合同履约率低,连环拖欠严重。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的最新资料,去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49万多个企业的850万份、标的金额为12535亿元的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到期未履行的合同28万份,标的金额216.09亿元;违约合同10804份,标的金额43.86亿元;解除合同91944份,标的金额69.35亿元。全国合同平均履约率只有60%左右,有的地方仅有40%多。
2.不合格合同大量存在。许多企业的合同意识比较淡薄,不懂合同,不重视合同,不会签合同,盲目签合同,不会用合同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知如何管理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1995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检查了50万家企业的合同签订情况,发现不合格合同34.9万份。去年,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检查的850万份经济合同中,有42万份经济合同不合格。
3.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活动十分猖獗。去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查处合同欺诈案件1.4万起,涉及金额70多亿元。有的地方违法合同的比例在1%左右,有的地方违法合同的比例在3%上下。1995年,广东省湛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民政局的87家直属公司和挂靠公司进行审查,发现有33家公司利用经济合同进行欺诈,涉及23个省、市、自治区,78个市(地、县)的127个单位,骗取金额达2500多万元。
造成合同秩序混乱的原因:一是市场经营者合同观念淡薄,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松弛;二是合同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打击不力;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给合同欺诈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增加难度;四是合同的行政监管和行政执法被弱化,预防机制没有充分有效地运转起来。
合同行政监管势在必行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司法审理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行监控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解决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仅仅依靠司法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行政监管和行政执法。
这是因为:单纯依靠司法的“不告不理”的原则,很难及时发现和制止恶意串通,通过合同侵吞国有、集体资产的行为,而合同行政监管可以通过日常监督,主动发现和制止合同的不法行为,直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完全由司法部门进行事后处理,预防作用不大,而且只能追回部分损失,有无法避免的滞后性,而合同行政监管则可以通过事前、事中的监督,发现问题,制止欺诈,减少损失,易于收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单纯依靠司法审理,对一些小额的欺诈行为难以绳之以法,原因是一些受害人对小额欺诈行为往往不愿提出诉讼,担心赢了官司赔了钱,而是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总之,合同行政监管有着预防、引导、规范、查处的作用。与司法审理互相配合和支持,形成司法审理与行政监管互相配合的执法体系,能够使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向着有序健康方向发展。
如何实行合同行政监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合同处的负责同志认为,合同的行政监管应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查处与规范并举的原则,在加强监督检查和依法查处的同时,搞好对企业的指导帮助和规范服务。具体地说,合同行政监管的途径和重点包括四个方面:
1.通过合同鉴证、登记、备案,建立预防机制。加强合同鉴证,把强制鉴证与自愿鉴证结合起来,国家订货合同、建筑合同等少数特别重要的合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实行强制鉴证。建立合同行政登记制度,对专营物资买卖合同、土地使用权许可合同、商品房预售合同等,逐步进行登记。为了便于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一定金额以上的国有企业的合同,应逐步实行备案制度。针对当前利用格式合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严重的情况,逐步建立格式合同审批制度,严格管理。2.通过检查、统计、审计,建立合同预警机制。完善合同检查办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并逐步建立合同执法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布执法检查结果。确定一批合同抽样调查点,建立合同抽样调查网络。建立合同统计制度,对合同签订、履行、违法等情况进行统计,及时把有关情况提供给有关部门,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参数。针对当前利用合同损害国有资产的情况,逐步开展对国有企业合同的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3.通过调解和处罚,建立调处机制。要建立健全合同行政调解制度,对双方愿意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的合同纠纷,积极予以调解,及时化解矛盾。建立并完善违法合同行政处罚制度,对利用合同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保护国家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4.通过行政指导,建立规范机制。指导企业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培训企业业务人员,增强企业的合同意识和信誉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能力,为诚信守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去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经济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363万份,挽回或避免损失的合同33142份,标的金额97.7亿元,鉴证经济合同717.1万份,标的金额3657.7亿元,成绩不小。但与规范市场合同秩序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国家立法部门应当在制定有关经济合同法规时,确定合同行政监管的主体,明确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